初三语文教学论文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构建的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目标、内容和评价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这对我们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更新观念,转换角色,更新教学方法,使自己尽快进入新课程中,并伴随新课程的实践而成长。在语文教学方面,更新教学方法的前提是必须了解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理念之一:语文的人文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学科性质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性质的界定,应当说是语文教育界经过长期实践探索而达成的一种共识。肯定了语文的人文性符合语文课程的实际。语文本身是一种文化,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但它又与一般人文学科不同,是一门带有工具性的基础人文学科。作为课程主要资源的教科书以文选方式呈现,选文从不同侧面,运用不同方式反映人类生活,内容丰富多彩,而不是直接单纯地展示“工具”。确认语文的人文性,有利于全面实现语文教育的功能,它意味着学习语文,应在广泛吸收人类文化营养,培养理性精神,受到人文关怀的同时,不断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课标正是由于对语文课程性质全方位的、内涵丰富的定位,进而才形成了囊括于工具性知识、技能和人文精神、道德情操及个性风采的课程新概念“语文素养”。
理念之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概念,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具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良好的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健康的审美情趣。语文学科是一门专门培养语文素质的基础人文学科,而培养语文素质或者说语文素质的养成,正是语文素养提升的过程。因此,进行语文课程教学,必须以语文素养为核心。教学过程中“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极为重要,它可以涵盖识、写、听、说、读、写多方面,是真正意义上的“工具”的准确内涵,是语文教学的直接目标,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课标从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和不同侧面提出了语文课程的目标体系,即尽可能充分地发展学生个体的能力体系。其中包括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是语文素养中的重要内容。语言能力是指以语言积累为基础、语感培养为指向的实践性能力,分别表现为注重情感体验、丰富精神世界、独立自主的阅读能力、耐心专注地倾听、文明得体地表达和沟通、富有感染性和说服力的口语交际能力,感情真挚、条理明确、追求独特感受、有创意的写作能力,以及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标强调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质上就是要求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学习语文,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实现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理念之三:课程内容着眼于生活化。课标着眼于课程内容与学生主体经验世界、情感世界的内在联系,关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的需求差异而对课程内容予以不断调节和更新发展。课标确立了崭新的理念:“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在实施建议部分,更是具体要求:“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因为学生的语言能力不可能从系统完整的基础知识及其训练中转化而来。课程着眼于生活,突出语文实践。其一,教材内容安排上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想象世界,从而扎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其二,着眼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去设计课程目标、培养和优化学生综合性的语文素养,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其三,教材富于开放性和弹性,既合理安排作为共性要求的基本课程内容,又要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个性化开发和选择的空间,特别是为学生主体留出自主取舍和拓展的空间。因此,学习语文只有将课堂语文学习同社会生活言语实践结合起来,言语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课标特别提到,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还要有意识地强调在生活中学语文。生活言语实践既是课堂言语学习的源泉,又是课堂言语学习的延伸和补充。我们的教师要在课标的引导下走出“课堂为中心”、“教科书为中心”的误区,开发课程资源,使语文教学达成共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