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单糖标准品葡糖糖、阿拉伯糖、核糖、甘露糖、木糖、果糖、半乳糖对照品20 mg,采用上述方法制备乙酰化衍生物,氯仿溶解后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2.3 GC-MS分析条件
2.3.1 色谱条件SE-54毛细管柱,气化室温度270℃,柱前压17.8 kPa,分流比30∶1,采用恒流模式载气He流量1.2 ml/min,进样量1 μl,程序升温:起始温度100℃保持6 min,以20℃/ min 升至220℃保持14 min,以5℃/ min 升至290℃。
2.3.2 质谱条件电子轰击源(EI),电子能量70 eV ;离子源温度:230℃;四极杆温度:150℃;传输杆温度:280℃;扫描范围:14~400 amu。
三、结果
3.1 单糖标准品和柳茶多糖的GC—MS分析
3.1.1 混合单糖标准品乙酰化衍生物的总离子流图见图1。根据单糖标准品的乙酰化衍生物的GC-MS的总离子流图,确定7种混合单糖标准品的GC一MS总离子流图的出峰顺序为果糖、核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
3.1.2 柳茶多糖的乙酰化衍生物的总离子流图见图2。根据柳茶多糖的总离子流图,通过各峰的保留时间和标准质谱尼斯特谱库(NIST)对照分析可以确定其含有核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出峰时间及其组成含量见表1。
四、 讨论
分析多糖中单糖组成,首要的工作就是将多糖样品进行彻底的水解。因为如果水解效果不理想,多糖很难完全水解为单糖或者仅仅有很少部分水解,导致样品水解衍生化产物在气相色谱分析中峰值很小,从而影响多糖中含量较少的单糖测定。通过对影响水解效果的各种因素的综合考察分析,得出对于柳茶多糖的水解应采用2 ml 2mo1/L的TFA水解6 h较为合适。在此水解条件下,可以使多糖较为完全地水解。而硫酸也可用于多糖的水解,但实验时采用低浓度的硫酸水解时效果不理想,高浓度的硫酸则易造成多糖的碳化。且由于硫酸沸点比较高,水解后残留的酸不容易挥发除去,必须用碳酸钡中和处理,容易造成样品组分的损失。
柳茶多糖中的单糖含量
柳茶多糖在空气中提取或干燥时颜色会加深,可用过氧化氢或活性炭脱色,活性炭在脱色时使用量大,样品损失较多,故采用H2O2脱色。在用过氧化氢脱色处理后,一定要透析至无过氧化氢检出,H2O2检出用高锰酸钾法。此外,在醇洗及醚洗、抽滤时用薄膜盖住样品,可减少空气接触,防止颜色加深。在脱色时50℃保温脱色2 h,时间短色素太多影响检测结果,时间长也没有更好的脱色效果。
柳茶中除含有挥发油、微量元素、三萜类化合物等多种化学成分外,课题组发现其所含多糖也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多糖作为药物应用是在20世纪40年代,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陆续发现多糖具有更多的生物活性。不仅具有免疫调节功能,还可以抗感染、降血糖和抗肿瘤等,随着多糖类化合物研究的深入,其在抗肿瘤和病毒的临床治疗方面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首次对柳茶多糖的化学组成进行研究,对开发利用本地资源有一定的意义。对其化学结构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利于阐明其活性与成分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甘肃省卫生局.甘肃中草药手册,第3册[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73:1554.
[2] 方积年,丁 侃.天然药物-多糖的主要生物活性及分离纯化方法[J].中国天然药物,2007,95(5):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