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全等的学习不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重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真正掌握数学,就要掌握如何去思考,逻辑思维是数学的生命,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毫无生命力。只有通过自身的感受、思考,才可以真正体验到数学的乐趣,真正理解和掌握。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积极发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且探索解决方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五种判定方法:SSS,SAS,AAS,ASA,HL,其中HL是边边角(SSA的特例)。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一句话,凡是对应的,都相等。
寻找全等三角形常用方法
1、直接从结论入手
一般会有以下几种要求证的方向:
线段相等
角相等
度数
线段或者线段的和、差、倍、分关系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证的方向,找到要证明的相关量分别在哪两个三角形中,再围绕这两个三角形进行研究。
2、从已知条件入手
把所有能标注在图上的已经条件标注出来,注意用不同的标示进行区分,比如第一组相等的线段用一条短竖,第二组相等的线段用两条短竖,再比如第一组相等的角用一个小圆弧,第二组相等的角就用两个小圆弧等。
然后通过已知条件找到相关的两个三角形,再进行分析。记住一句话:“充分利用已知条件”。
3、把已经条件和结论综合起来考虑
找到所有的已知条件和隐藏条件,结合结论,找出可能全等的两个三角形,再进行分析。
4、如果上述方法都确定行不通,就考虑添加辅助线来构造全等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