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学前教育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实用12篇)

8 阅读22 页
论文助手微信号: bylw8com 论文客服QQ:3346581880
<>

  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教师的肯定性言语评价中,夸奖出现的次数最多,达到了每小时出现15.2次;认同排在第二位,每小时出现4.8次;而赞美、奖励、激励出现的频率很低,平均每小时1次左右。在教师的肯定性非言语评价中,三类评价行为出现的频率均很低,均没有超过每小时2次。在教师的否定性言语评价中,各类评价行为出现的频率都较高,尤其以指责和命令居多,分别为每小时12.8次和13次;警告和威胁居第二位(分别为7.4?欠/小时、6次/小时)。在否定性非言语评价中,教师对儿童发出的“警示”信号较多,达每小时4.2次纠正”和“惩罚”出现的频率相对很低。教师在进行否定性言语评价时,各类评价行为出现的频率都较高,而在进行肯定性言语评价时’只有少数评价行为集中出现。说明,教师使用各类评价行为的情况是不同的,且差异明显。

  3.幼儿教师非正式评价行为的内容

  根据非正式评价的内容,可将教师的非正式评价行为分为学习性行为与非学习性行为两大类。其中,学习性行为是指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与教育的目标、内容等直接相关的行为;非学习性行为是指幼儿表现出来的.和教育活动无关的行为,包括讲话、乱动和争执等。

  占总数的33.69%。结合对教师言语的内容及态度的分析可发现,在学习性行为评价中,大部分为肯定性评价,而且评价大多指向了幼儿记忆性的复述、朗读和书写等方面,如“画得不错”“读得好”和“念得不错”等。

  4.幼儿教师非正式评价行为的对象

  (1)年龄班的差异

  本研究选取了小、中、大班共计15次教育活动,每个年龄班选取5个活动,从年龄班的角度对幼儿教师的非正式评价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小、中、大班教师在100分钟的教育活动中使用评价的次数都超过了100次,小班教师进行非正式评价的次数占总数的比例为35.04%,中班教师使用非正式评价的次数占总数的比例为36.66%,大班教师使用非正式评价的次数占总数的比例为28.30%。尽管教师使用评价的次数随着年龄班的不同而不同,但从X2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幼儿园小、中、大班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使用非正式评价的次数并无显着性差异(X2=4.27,P>0.01),说明教师的非正式评价行为并不受幼儿年龄因素的影响。研究还表明,三个年龄班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均以否定性评价为主,教师使用肯定性评价的次数会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减少,由小班的13.48%降到大班的8.63%。

  (2)男孩与女孩的差异

  可将教师非正式评价的对象分为个体和集体两类。统计显示,在总计371次评价中.对个体的评价为303次。

  由表4可知,在教师对个体所进行的303次评价中,对男孩的评价为197次(65.02%),对女孩的评价为106次(34.98%)。X2检验结果显示,幼儿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男孩和女孩的评价次数存在显着差异(X2=27.33**,P<0.01)。说明教师在对个体进行评价时,对男孩的评价更多些,教师的注意力很多时候会集中在男孩身上。结合教师评价的态度还可发现,教师对男孩评价的态度以否定性评价为主,对女孩评价的态度则具有肯定与否定兼具的特征,二者的差别并不明显。

  四、研究建议

  1.应提高对非正式评价的认识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非正式评价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在评价中的言语与姿态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指引着幼儿发展的方向。首先,教师要明确自身在非正式评价中的角色。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而不是命令的发布者。其次,教师应不断地对自身的非正式评价行为进行反思和改进,同时还应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以获取更多的非正式评价经验。应该说,对幼儿进行恰当的评价,不仅能满足儿童希望被关注、鼓励和赞许的需要,同时还能引导幼儿的行为向规范、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增加幼儿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2.合理运用各种评价方式

  第一,教师应理性地利用肯定性评价或否定性评价,并实现言语评价与非言语评价的有机结合。第二,应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一味地打压、批评幼儿,不利于改善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教师的评价应能激起幼儿爱学好学的情感,从而激发幼儿的内部动机。第三,教师在评价幼儿时,不应只考虑到被评价幼儿本身,还应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最后,教师应结合评价的情境、幼儿的个性和活动的内容等,机智灵活地运用各种评价手段,不断提升非正式评价的水平。

首页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