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一)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权利
良好的亲子关系应该是民主型的,亲子之间相亲相爱、民主平等的关系。在我国家庭教育意识中,蕴含的意识比较多,家长专制武断的意识比较强烈。因此,家长们应该从人性出发,把孩子作为一个跟成人具有相同人格尊严的人来看待,帮助孩子成长成熟,实现他们的作为一个人的价值。无论教师还是父母都没有特权凌驾于孩子头上去“管制”孩子。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情感世界也逐渐丰富,自我意识和自尊意识不断增强,在这时期,父母了解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二)孩子应孝敬父母
孝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文明,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基石,是中华民族影响最为持久、最为深渊的传统道德之一,在整个中华文明的形成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家庭是孩子社会化的“首属群体”,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构成孩子最初的社会经验和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初概念与感情。从家庭开始,教育他们孝敬父母,建设新型的良好亲子关系,对培养他们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具有基础性工程的意义。
(三)培养孩子学会自立
“自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社会人才的基本素质;也是当前我国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薄弱环节。一般来说,我国孩子的独立性较差,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强,这反映了我国传统家庭代际关系的特点和传统家庭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
至今,许多家庭衡量好孩子的首要标准仍是强调孩子听家长的话,而不是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与能力。
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家庭德育更是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在家庭德育中,我们提倡独立自主,摒弃相互依赖,保障人的平等、自由与人权,反对权力崇拜与权威崇拜,强调信守诺言,尊重个人,强调为信念而生存,为理想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冯林,《中国家长批判》[M],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2.孙云晓,《教育的秘诀是真爱》[M],新华出版社,20023.孟育群,《中小学生亲子关系与家庭德育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4.罗晓云,《成都铁中初中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5.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人民出版社,20056.缪建东,《家庭教育社会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在学生没上语文课之前,对于汉语已经有了具体的应用,也有了一些词句的积累。所以,对于语文的教学要考虑到这种情况,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也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母语。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一、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掌握汉语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用文字服务于社会。理解语言,浅显地说就是能够明白文字信息的含义。而人获取信息的方法就是通过耳朵和嘴来实现,也就是通过“听”“读”来获取。而我们如果想要传达信息的话,则需要通过“说”“写”来表达。说就是我们日常的口语表达,而写就是一种书面表达形式,也就是我们平时的写作。如果“听、说、读、写”的能力不被重视,不仅影响语文成绩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生活———别人说的话听不懂,自己的意思表达不出来,写的东西不成句。因此,这些能力对于每个学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尤其重视对学生这几种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期间学习一篇课文时,对于课文后的生字、生词,老师会带领学生先读、再写,一些词语要学会运用———自己造句,最后还会不定期地默写。因此,学生对于字词的掌握也比较牢固。而到了初中阶段,老师们往往不再把注意力放在生字词上,很多时候就是让学生抄写几遍而已,这样蜻蜓点水的学习,根本达不到让学生会读、会运用的目的。这就导致了学生的词汇量不仅没有扩大,反而依赖着小学的那点基础,甚至错别字也逐渐增多。发生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初中阶段的老师对于字词学习这个环节的忽视。汉语的字词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基础,一些常用、经典的字词如果不能熟练掌握,会给以后的阅读、写作带来极大的困难。所以不仅学生要重视新字词的学习,教师也要加强对这个环节的引导。对于课后的生字词,不仅让学生学会写,还要会读,会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