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变观念,相信学生会探究。 在认识到探究性学习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的同时,还应认识到在学生中倡导探究性学习是可能的。人是天生的探究者,小学生具有科学家的本性。当婴儿呱呱坠地时,他们就动用所有的感官去感受去了解周围的一切,这就是探究。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儿童的天性,这是探究活动的原动力。经历了一定的生活和学习,低年级学生具有了一些感性经验和知识储备,这为探究活动提供了基础。因此我认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是可能的,而且千万不要低估他们的.探究能力。如美国从幼儿园开始就引导幼儿在探究中学习科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然,在探究性学习中也不能拔高对学生要求,不能苛求他们象科学家、发明家那样有发明创造。只是引导他们象科学家那样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自主地发现问题,获得结论和知识,只要对学生自身来说是新的发现,就是探究,就是创造。通过学习,我逐步树立了以上观念,这是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前提。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想探究。学生对什么都好奇,对什么都爱问为什么,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我精心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如:以认“2”为例,老师先出示:2个苹果、2只小鸟、2个小学生、2辆汽车,让学生数一数再让学生在桌上摆2根小棒,2个三角形等具体的实物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一边摆图形,教师一边提问:“这些东西不一样,它们的数量一样吗?”从中使学生得知尽管这些东西各有不同,但数量都是“2”,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使他们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并在实物下面写“2”。再请学生讲出数量是“2”的各种各样东西,然后老师又问:&qut;你们看到或听到“2”这个数时想到了什么?&qut;他们说,想到人有2只手,2只脚,自行车有两个轱辘,吃饭要用2根筷子等等,从而使学生又从抽象“2”想到实物,使学生初步形成;的概念。然后问:数字“2”有什么用?于是学生大胆猜测,有的说用来表示物体个数,有的用来表示大小……这时老师不急于告诉答案,故意设下悬念,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有的向大哥哥大姐姐请教,有的向家里人请教,学生主动获得了许许多多有关数的知识。
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探究。要使探究活动有实效,就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在“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教学中,我初步设计了一套让学生有多次探究机会,能充分探究的教学模式。其步骤如下:师出示学习内容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独立尝试(探究) 集体交流 小组尝试(探究) 师生小结方法 基本练习 延伸练习。这样的教学设计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探究者,教师只是组织者、指导者,也是与学生一起探究的合作者。学生有两次探究机会,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和空间。开始时我还有顾虑,担心学生年龄小,探究能力差,耽误教学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但随着学生探究意识的增强和探究能力的逐步提高,老师上得越来越轻松,学生学得越来越活跃,效果也越来越好。
四、采用多种手段和形式,激励学生不断探究。 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也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例如:学生刚开始探究时,缺乏自信心;在探究中遇到较大困难,一时又无法解决时,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对同一个问题探究时间较长,没有耐心等。因此,老师应该随时观察学生的探究行为,了解探究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学生不断深入地探究下去。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能够对探究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浓厚的兴趣呢?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采用多种激励手段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
(一)、表扬和奖励。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他们非常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赞许,一句赞扬的话,一个甜甜的微笑,一次轻轻的点头,都能给学生无穷的力量,增强他们探究的信心。因此教师要抓住各种时机,对每个学生充分表扬,千万不要吝啬。同时我还做了许多精美可爱的小礼物(各种图片、手工作品等),每当学生探究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就奖励他一件小礼物。在多种手段的激励下,学生探究情绪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