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汉语言文学
2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 QQ: 3346581880

  四、“做”中感悟

  中国古代文学是一门重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所以在教学中应强调学生对作家作品的感悟能力,以提高其鉴赏古文的水平。以下为有关屈原的教学片断:师:“我们已经了解了屈原的生平和思想,在学习屈原的具体作品之前,我们调动所学知识点来分组讨论探究一下你如何看待屈原自沉汨罗江。”学生通过讨论,加之对屈原生平以及性格的了解,就会理解屈原的做法。感悟了“屈原之死”,才能进一步理解屈原作品中“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的精神内涵以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此心不悔。至此,“屈原,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这句话对学生来说就不是一句需死记硬背的考点,而是一种对屈原的内在心理认同。中国古代文学虽不比其他课程有那么强的实践操作性,但是也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多做、多参与,才能学好、记牢。所以“教学做合一”对古代文学的教学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真正具有指导性意义,并能给课堂带来别样风采的纲领性要求。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2]龙治勇,彭琳.高职古代文学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J].文学教育(下),2015(2).


首页 上一页 1 2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5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