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音乐
3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 QQ: 3346581880

  其次,认识音乐的旋律。节奏因形式因素有规律的重复,而产生单纯、明确的联系,富有机械美和静态美;旋律因形式因有规律的变化,而产生高低、起伏、进退和间隔的律动关系,富于充实的变化美和动态美。节奏是旋律的纯化,旋律是节奏的深化。在节奏的基础上赋予一定情调的色彩便形成旋律。旋律更能给人以情趣,满足人的精神享受。

  旋律是集中体现作曲家所要表达的音乐思想及其情感性质的手段。它是音乐主要魅力所在,有人称它为音乐的灵魂。在欣赏音乐时,旋律是最鲜明和最易被人感知的。在某种意义上,旋律常常被看作是作品的象征和代表。旋律的表情功能是很强的,但通常是节奏的安排、速度的快慢、和声的动力和色彩等几种因素综合起来共同形成一种效果,使旋律具有感人至深的表现力。作为一种天赋本能,人人都有鉴赏音乐的潜能:但由于是本能,鉴赏音乐的能力是有差异的,与智力一样,生来并不平等,只有极少数人拥有最高的敏感度。如音乐神童莫扎特在西斯汀教堂,将秘不外传的包括5个声部的变调大合唱,只听一遍就记了下来,这就是一般人望尘莫及的无比敏锐的听觉记忆。对于音乐的领会能力虽然有个体差异,但都有培养的空间,任何天赋也都需要培养才能发扬光大。要形成一对“音乐的耳朵”,大量的教育训练和实践经验非常重要,多听音乐并深入到音乐的结构之中,领会节奏、旋律、和声、音色等因素,听不同类型风格的音乐,开阔音乐修养的视野,都能培养和提高耳朵的音乐感。此外,音乐是一种善于表达情感的艺术,音乐欣赏的过程同时也就是情感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情感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所以,音乐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以及相应的生活经验与生活阅历。欣赏者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越丰富、越深刻,越有助于对音乐作品的审美欣赏。


首页 上一页 1 2 3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5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