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教学论文
3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 QQ: 3346581880

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进策略

  企业工商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重视人才能力的培养,注重人才市场的关系。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进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给企业 的转型过程中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机遇。其中企业工商管理作为一门组合、管理型都非常强的学科,一直是新形势下企业高管高度重视的方面。为此,本文从当前企 业工商管理现状出发,深入分析了企业工商管理水平不高以及经营模式适应性不强两个方面的内容。然后对于今后企业工商管理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包括 知识管理成为企业核心管理内容、模糊经营管理模式将得到迅速发展以及企业价值多样化趋势出现三方面的内容。其主要的目的在于为今后我国企业工商管理的深化 和多元化提供一个文献参考依据。

  一、改进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质量体系的必要性

  1.12008年,教育部出台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这是目前高职院校一套主要的质量标准,但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需要亟待改进和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就是教学质量体系,它是为了达到一定的质量目标,通过监控、制度、资源以及组织保障,在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一种特定的运行机制。而正是利用高质量的管理,一些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实现了高水平的人才培养目标。尽管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所培养的毕业生的标准和质量仍旧令人堪忧。

  1.2所以,我们应对国外先进的高职教育经验充分借鉴,制定各种专业的认证制度和专业的教学质量标准,形成彰显我国职业教育特色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质量体系。随着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及逐渐普及的高等教育,市场急需工商管理方面的人才,企业的管理岗位人才形成了一条具有行业经验和专业背景的成长之路。由于具有应用性和复合性的特点,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在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需求是非常广泛的。

  1.3从学生自身的兴趣出发,满足未来发展需求及各行业和中小型企业基础管理的需要,培养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符合社会培养要求的人才,是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高职阶段用严格的监管手段和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来教育学生,可促进学生更好地就业,并利于人才的职业成长。

  二、现行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质量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学科化倾向显著,没有彰显高职特色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依然在对研究生和本科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论沿用,存在严重的学科化教学。尽管我们大力提倡学习本科先进的成功经验和理论,但现行的教材缺乏一定的实践性,无论是案例分析还是教学,都具有显著的学科化倾向,高职特色没有得到彰显。

  2、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没有紧密结合工作实际

  一是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课程设计脱离市场需求。工商管理课程和普通课程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别;二是学的内容繁杂,并仅停留在表面;有较为广泛的内容,但并不是很精湛。学生运用的不灵活,同时也不能做到触类旁通;三是教材内容滞后。在案例教学中,仅有很少的案例,能够对中国企业的经营成败进行详实和科学的体现。多数管理教材案例和专业教材都是来源于国外,一些案例并不能对我国特有的经济现象进行解释,仅仅是被动的分析和讨论,案例中缺乏现实模拟的机会,中看不中用,不能将学生参与的热情有效地调动起来;四是缺乏合理的课程设置,特别是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匮乏。

  3、教学方式单一,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缺少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基本上教学活动都是在教室里完成。而这种方式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仅仅是对理论熟知,而不是一名合格的职业经理人。

  4、不能有效开展专业实习

  企业战略规划、质量检验、销售和供应等各项管理工作,都涵盖了工商管理专业,而学生要想在企业中完成全部的实习活动,则并非易事。在高职院校的培养方案中,尽管包含了各项实践环节,如毕业实习、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但却难免流于形式,不仅严重缺乏资源,而且时间也不长,这样所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综合能力较差,同时缺乏创新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不强,所以在人才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导致了就业难的困境不可避免地出现。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5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