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媒介技术因素
技术是新闻节目娱乐化的重要基础,很多创新的节目形式都要依赖于传媒技术的发展。新技术的运用可以把不同的数字、文字、图片、声音等综合到一起,利用镜头关注新闻事件中的发展过程,把人们的生活状况或思想观念完全展现出来。因电视是线形传播的媒体的一种形式,其在时间上仅局限于某一个阶段,过了这段时间观众则无法重复收看,从而在大脑中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刺激,使人们对新闻广告的内容记忆深刻。种种因素表明,电视新闻而提供强烈的视觉刺激的信息内容和画面更容易被观众认可。此外,在电视新闻节目持续播出较长的时间后,人们开始选择性的观看新闻,电视媒体便会进行新闻上的调整,让更多的信息能及时传达给观众。一系列的传媒过程都需要借助于不同的媒介技术,这是新闻节目娱乐化需要注意的问题。
三、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的不利影响
(一)节目方面
1、夸大性。很多新闻节目在画面上过于追求特殊的效果,造成很多新闻语言得不到充分的战士。在拍摄技巧上常常注重于画面的制作效果,例:大量的偷拍的犯罪场面和灾害场面的“真实记录”,让新闻看起来更像是一部电视剧,这种戏剧性的效果往往会给观众造成错觉。而新闻节目的娱乐化毕竟是刚刚开始,很多主持人显然不具备娱乐能力,新闻报道中的平民化通俗化、口语化等使得新闻的规范性不足。
2、虚假性。“假新闻”一直以来都是传媒界的难题,尽管国家对假新闻采取了严厉的打击,但新闻节目中的假新闻依旧泛滥不已。商家们为了刺激消费者购买商品,抛弃放弃了从传媒的客观、公正的立场去传递信息,过于夸张的渲染商品的功能作用,让消费者在受到产品后才发现于新闻广告中的完全是两回事。假新闻的出现背离新闻真实、客观、全面、公正的原则,让社会群体开始怀疑新闻广告的真实性,这对于未来其它新闻节目的编制造成阻碍,因为失去观众信任的新闻节目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3、局限性。这里说的局限性是针对新闻广告传播对象而言,大部分新闻节目都是为城市群体量身定做的,新闻节目的娱乐化似乎都是为了取悦于城市居民。这种局限性带来的后果是,农民群体的生活得不到关注,缺少与农民相关的新闻节目会带来舆论谴责。如:农民工、下岗工人等方面的新闻开始被商业广告取代,农业生产产品开始被告档次的商品取代,给我国广大农民群体造成的伤害是很大的。
4、商业性。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让新闻节目开始关注经济利益,在金钱利益的驱动下,原本很正规的新闻节目也变得过于娱乐。如果商业原则再不断地支配媒体,人们的情感也会被看成是一种商业资源,广告商对媒体新闻报道造成的干预将破坏媒介的本质功能。在社会上也会因为新闻广告强大的商业性质而引起舆论,长期下去必将导致媒体的公信力全无,让社会群体对新闻的真实性出现质疑。
(二)社会方面
新闻节目俨然成为了社会发展历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而新闻的内容也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可否认,新闻节目的娱乐化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不同的乐趣,但若深入分析可知这种影响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在新闻娱乐化背景下很容易扭曲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如:人们过于追求时尚消费、高档消费等,而我国本身贫富差距过大,社会上形成消费热潮后难免会导致贫穷人的不平衡心理而带来犯罪事件。另外,这种思想观念会影响到社会青少年,让他们过于追求高质量生活而忘记了勤俭节约、努力奋斗的美德精神。娱乐化的新闻依旧是许多媒体的追捧对象,人们开始将实现转移到了媒体集中报道的事件上,而对社会其它方面的关注程度不断减少,受到新闻媒介意识形态的影响而疏忽了其它新闻传播的作用。倘若社会真处于这样的状态,那么对于今后的传媒发展是很不利的。
四、电视新闻节目科学娱乐化的策略
从客观角度看,我们不能强制性的抑制新闻节目的娱乐化,这是社会新闻传媒的发展趋势。当然,我们也不能放纵新闻节目娱乐化造成的不利影响,对于新闻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要及时采取措施制止。在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转变的同时,社会各方面要做好相应的改进工作。具体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