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课堂学习应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学习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监管,学生要有效地进行自我控制。首先,必须明白自己在课堂的任务和责任,要有一种对自己负责、对团体负责的责任心;其次,是要明确自己的任务,清楚自己要达到的目标,养成有条理参与学习,完成各项任务的习惯。
除了人为的教学控制外,教学系统还发挥着自我调节的功能,将教学因素进行不同的组合,也会出现不同的系统自控效果。例如:通过将学生按每6人分成一组、男女学生交互学习,这样学生所产生的学习积极性、表现的欲望和自我控制的水平要远远高于同一性别的组合;也可以将班级划分为不同的利益团体,并开展学习竞赛,其学习效果也会好于个体分散的学习。
3、怎样有效实施课堂教学控制?
就教学控制的方式来说,应该是多种多样而且灵活多变,体现出各自的适宜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即使在活泼轻松的美术新课程教学中,必要的规章制度也是需要的,但这些规章制度必须经过师生共同交流和协商而定,体现美术课堂教学的特点,并能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体现绝大多数学生的意愿,不能将学生犯错误的依据作为处罚的理由,而应由他们自己去分析、思考、改正错误。
另外,美术课堂教学应非常重视师生情感的互动,教师应真诚地表达对学生的期望和信任,更多表现对学生的关爱,使学生能够接近、理解,接受教师的要求,当师生这种相互期望与信任的关系建立后,即使是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细微的动作也可以起到激励人心的作用。
就教师而言,由于各人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不同,其课堂教学控制也不一样,当教师积极地投入新课程实践中时,他给学生做出的是榜样,是一种“身控”;当教师以指导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引导时,用言语为学生排解困境、指点迷津,教师就是“言控”;而如果教师不参与或引导学生,而是由他们自己去主动参与学习,教师就成了学习的观察者,当学生意识到教师在观察他们的学习时,他们有时会表现地更积极一些,作为观察者的教师不要让自己的行为成为监督,这就是一种不“言”不“行”的无形之控。
总之,在实践美术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美术教师对课堂的“控制”应综合使用各种方式,以效果为标准,灵活多变,既要能微观调控,又要把握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