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除了刚才我们讨论的这些情况外,还有很多数据比较适合用折线统计图来统计分析。比如我们同学的身高情况。
课前我们一起收集了自己每学期期末时的身高情况,让我们一起来试着将它也制成折线统计图,看看我们的身高增长趋势如何。
学生独立将自己的身高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并在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的身高增长情况,再和小组内的同学进行比较,说说能从图上发现什么。
对学生意见的预设和对策:
(1)每个人的身高都在增长,增长的情况各不相同,但大致的增长趋势是相同的。
(2)这份统计图和其他的统计图有明显区别,底部从0到110这一段用了折线和虚线。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表示。指导学生发现最低身高数据在110以上,省略O到110这段数据可以使110~145厘米之间的每一段放大,使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更明显,而且使统计图更美观。
比较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你有什么想法?(折线统计图不但和统计表一样可以反映数据的多少,并且比较易于反映几年中自己身高的变化情况:持续上升,没有下降)
四、综合运用
练习四第1、4题
五、课堂总结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本领?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有什么优点?制作折线统计图时要特别注意什么?
六、作业练习四第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了解制作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制作折线统计图.
教学重点
掌握制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能看图准确地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
弄清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并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谁说说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制作步骤是什么?
谈话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图.(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探求新知.
(一)介绍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介绍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教师讲述:拆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2.与条形统计图比较异同.
教师提问:认真观察,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异同点?
(二)教学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1.下面是一个病人的体温记录折线图.
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护士每隔几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2)这个病人的体温最高是多少摄氏度?最低是多少摄氏度?
(3)他在4月8日12时的体温是多少摄氏度?
(4)他的体温在哪段时间里下降的最快?哪段时间里比较稳定?
(5)图中的横虚线表示什么?
(6)从体温看,这个病人的病情是在恶化还是在好转?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折线统计图
某地20xx年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的统计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能根据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2、使学生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能运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会分析统计图中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回忆铺垫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折线统计图。(板书:折线统计图)
二、学习例2
1、出示例2统计表,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
2、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3、指出: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讨论问题。进一步讨论: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