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不同区域的土壤,特征呈现出一定的差异,由于形状部位、母质类型、植被类型和利用方式的不同,土壤呈不同的特征,分析土壤不同特征,对于合理的利用土壤资源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镜泊湖动物环境。我们在熔岩台地区观察了土壤动物的变化情况。这个地区的土壤较薄,水分少,周围环境条件差。所以我们有选择性的选取了四个典型样方,面积大小都是50cm×50cm。分别从土壤动物的类型、丰富度、数量组成几个方面记录。在样方一中,我们发现了蚂蚁、蛹;样方二中有红蚂蚁、蚂蚁、蛹、甲虫;样方三中发现了甲虫、鞘翅目成虫、双翅目成虫;样方四中发现了蛴螬(金龟子幼虫)、蛹、蜘蛛、双翅目成虫、林翅目成虫、跳骚和无明显分节的线蚓。由这几个简单的样方调查法,我们可以推断该地区的土壤动物逐渐丰富。在该地区同样能发现植物的旱生演替序列式按照地衣—苔藓—耐旱草本这样的顺序层层递进生长。
4.镜泊湖植物环境。在镜泊湖的苇子沟地区,我们观察到该地是典型的针阔混交林和次生阔叶林地带。针叶林地带以红松、樟子松、胡枝子为主要植物群。红松大多数是典型的五针一束,树干通直圆满,树冠呈圆锥形。樟子松是二针一束,树冠浅绿,针叶短,扭曲程度大,树皮浅褐,树皮剥落大。胡枝子为落叶灌木,小枝有棱,小叶3枚,是全缘叶,宽椭圆形,先端圆钝或凹,下面灰绿色,两面疏被平伏毛。总状花序腋生,全部成为顶生圆锥花序状,有长的总花梗。花疏,花冠紫色或玫瑰红色,是属于而次生落叶阔叶林带郁闭度大,林下草木茂盛,主要种类是檬古栎,该种类树干坚挺、果实坚硬,是红松破坏的次生阔叶林树种。 二、镜泊湖环境考察对策设计
在这次的实习过程中,我们的足迹可谓遍布了整个镜泊湖,而正好那几天是下雨天,所以道路状况十分恶劣,由此提出将遥感测量运用到实地勘察。目前我国的遥感信息即有国外的TM、SPOT、JERS-1ERS、NOAA等卫星资料,而我国的本土卫星资料也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日益增多。所以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在植物方面的应用对镜泊湖地区的植被生长状况和植物种类以及对植物的生物量作出估算,其步骤如下。
1.遥感测试点的分布。选择东京城区进行遥感测试,获得该地植物的光谱特征,通过遥感影像从土壤背影中分出植被覆盖区域并对植物类型进行划分,区分是林场或森林,进而可以知道是什么类型的森林或草场。
2.监测植被的长势可以从所获得的遥感数据中反演出植被的各种重要参数,例如叶面积指数(LAI)、叶子宽度、平均也倾角、植被层平均厚度、树冠形状等。这类问题应该运用遥感数据定量分析方法和反演技术,可以采用植被指数或者与高光谱植物的波谱曲线进行对比,进而得出更加详细精确的结论。
3.对于估算出与植物光合作用有关的若干物理量。如植被表面水分蒸腾量、光合作用强度、叶表面温度以及植被的生长健康状况可以根据所获得的遥感数据和已有的数据利用植被指数建立估产模型。
4.对植物类型的细化区分可以利用不同植物的叶子组织结构、所含叶绿素和水分的不同所具有的光谱特征不同来加以区分,或者也可以利用植物的物候期差异和生态条件来区分。
通过遥感对植被的监测和解译即可以对植被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服务,又能减少成本,缩短实地考察时间,也能建立起长期的数据模型,为日后的观察提供有效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