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及建议
跨境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贸易方式。它具有门槛低、环节少、成本低、周期短等方面的优势,能够帮助国内企业降低国际贸易成本,并且能够帮助国内中小企业更便利地开展国际贸易,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及建议,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总体发展状况
跨境电子商务(简称“跨境电商”)是一种新型的贸易方式。它具有门槛低、环节少、成本低、周期短等方面的优势,能够帮助国内企业降低国际贸易成本,并且能够帮助国内中小企业更便利地开展国际贸易,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近几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中国企业出口商品主要是服装、饰品、小家电、数码产品等日用消费品,规模较大且增速较快。我国跨境电商进口处于起步阶段但增速很快,化妆品、护肤品、母婴用品、奢侈品、新潮服装、电子消费品、食品及保健品是跨境电子商务进口的主流商品。
按照运营模式,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可分为跨境B2B贸易(外贸企业间的电子商务交易)和跨境网络零售两大类。
从市场格局来看,跨境B2B贸易在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中一直占主导地位,大多数跨境B2B贸易订单的金额较大,进出口贸易的部分环节在线上完成,目前尚未实现完全的在线交易。虽然在线全流程的跨境电子商务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今后几年,跨境B2B贸易仍将以信息撮合和信息化服务为主。
跨境电子商务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不仅可以带动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增长,还可以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在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可以发挥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一,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有助于推动我国企业适应国际客户需求和竞争环境。跨境电子商务是典型的“互联网+”产业,我国企业依靠快捷、高效的互联网平台和国际物流,直接面对全球各个国家的客户,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层示产品并与海外的客户进行交流,能够更加充分、更加及时地了解国际市场的发展动态并快速捕捉和响应客户需求,不断增强产品创新能力,提升“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的国际竞争力。
第二,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有助于促进我国外贸行业转型升级。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海外进口商倾向于将大额采购转变为中小额采购,长期采购变为短期采购,传统外贸集装箱式的大额交易逐渐被小批量、多频次的“碎片式”进出口贸易取代。我国外贸企业通过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拓展和深化电子商务应用,能够适应国际市场这种新的发展趋势,培育我国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第三,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有助于培育中国企业的品牌。跨境电子商务减少了中间环节,使大量的中国企业走向了前台,掌握销售渠道,发展自主品牌,直接连接外贸企业与终端客户,改变了OEM贴牌加工模式,为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创造了更好的机会和途径,尤其是给一些“小而美”的中小企业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与相关政策建议
逐步建立适应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特点的政策体系和监管体系
为支持跨境电子商务这一新型业态发展,海关总署不断改革通关监管模式,从2012年开始选择条件成熟的城市开展试点,建立新型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监管模式。2013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由商务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等9个部门共同研究制定的《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的意见》,推出六大支持政策,包括:建立电子商务出口新型海关监管模式并进行专项统计,建立电子商务出口检验监管模式,支持电子商务出口企业正常收结汇,鼓励银行机构和支付机构为跨境电子商务提供支付服务,实施适应电子商务出口的税收政策,建立电子商务出口信用体系。上海、重庆、杭州、宁波、郑州、广州、深圳等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因地制宜,积极有效推进有关试点示范工作。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给予跨境电商税收上的优惠政策,即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购买的海外商品只需缴纳等同于个人物品的“行邮税”,免去一般进口贸易的“关税+增值税+消费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