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论文
摘要:护理管理信息化建设是目前护理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采取多种举措,全面推动护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从目前国内护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来看,需要从全面培养具有信息技术、管理知识及护理专业的复合型人才,逐渐完善信息管理水平,强化护理管理观念以及信息意识,完善和更新更加高效科学的护理管理系统等几个方面着手。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使得护理管理信息化建设平稳、健康发展,全面提升护理管理水平。
关键词:护理管理;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各行各业开始将信息化应用到企业发展过程中。护理管理在信息化洪流的冲击下,也开始迈向信息化护理管理层面。借助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将患者的信息进行储存、处理、分析,使得以前繁琐、复杂的护理工作变得更加快捷、高效轻松。护理人员得以在高强度的护理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通过护理管理信息化建设极大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1]。护理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高低,逐渐成为衡量医院护理效率的重要指标,也成为护理管理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1存在的问题
1.1难以满足护理管理工作的要求
护理管理工作所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宽泛,信息管理系统难以将众多内容涵盖其中。现阶段护理管理系统在护理工作中主要应用于相关规章制度的建立、护理病历的规范整理、护理资源的优化配置、护理信息管理、护理质量的综合评估、护理人员业务技能档案管理及护理人员临床操作技能培训等几个方面。虽然护理管理涉及到了临床护理的许多方面,但是护理工作是相对繁杂、涉及面较宽的。现阶段的护理管理系统相对较为单一,许多护理方面的内容还没有涉及到[2]。比如对于各个科室之间人员的配合与协调、各个科室的人员配置及护理过程中的护理质量控制等。护理管理系统功能还有待完善,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1.2信息管理系统智能化程度较低
护理信息化管理是一种高速、智能的管理手段,它能够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整合、控制和分析来对相关事宜加以判断。但是目前许多护理管理信息系统只是停留于数字的计算和统计上,而缺乏对一些相关事宜的判断功能。当下护理信息管理系统只是充当了信息存储、整合及分析、传递等角色,其智能化程度相对较低。加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智能化发展,使其具有相应的判断逻辑功能,将在更大程度上提高护理管理水平[3]。护理管理工作较为灵活,因此也需要更加智能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加以辅助。
1.3对护理人员培训力度和方向不正确
信息化管理系统要想真正的应用于护理管理工作中,就需要有一批熟练掌握信息管理系统操作及相关知识的人员。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对推动信息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对于大部分的医院,在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时,只是单纯的依据护理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操作及简单的理论而开展,而忽视了技术的延伸性培训[4]。这样就导致了许多护理人员只是了解各操作系统的基础操作步骤,只是单纯的作为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者而存在。培训的力度及方向存在着严重的偏差,无论是深度和广度都有待提高。虽然现阶段护理管理信息化逐渐在各大医院开展,但是对于信息化教学却迟迟未落实。在这种情况下缺乏具有丰富的护理专业知识、高超的信息操作技能及管理手段的高素质人才,使得护理管理信息化建设只能够在探索中缓慢的发展。
1.4网络资源不能够被充分利用
网络资源较多,但是在护理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却未能够将网络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逐渐普及,各大医院相继开发了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但是由于技术薄弱或者意识淡薄等因素的影响,在实践中难以将网络上的数据及信息得到充分的利用,造成了网络资源浪费[5]。对于部分信息管理系统,未实现信息的共享与传递,信息系统仅仅停留于护理部内部。这样无法使医院的管理者及时了解护理管理状况,难以实现信息的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