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的《时间简史》是有史以来最畅销的科普著作之一。全书激荡着那个意志坚强的残疾天才对自然世界普适和永恒定律的信念忠贞不渝的伟大情怀,激荡着对宇宙演化终极规律不懈追求的豪情壮志。当霍金论及“物理学的统一”时,他满怀信心地说:“在谨慎乐观的基础上,我们可能已经接近于探索自然中集定律的终点。”
霍金将决定论的科学观推到极端。他写道:“爱因斯坦曾经问道,在制造宇宙时上帝有多少选择性?如果无边界假设是正确的,在选择初始条件上它就根本没有自由。”初始条件的确定性加上自然定律意味着我们可以完全准确预测宇宙发生的一切,这当然也包括人类社会,因为人类自身不过是茫茫宇宙的沧海一粟,怎么能够逃脱自然定律的命令和规范?
因此,早在17世纪后期和18世纪早期,自然定律的普适性和永恒性,就一直激励着欧洲哲人去追寻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成就最突出者当属苏格兰启蒙运动的诸位大师。剑桥大学曾经出版一本专著《苏格兰启蒙运动》,详尽说明牛顿科学尤其是著名的力学三定律是苏格兰启蒙哲学家的灵感源泉。斯密和他的老师们坚信人类社会同样存在着与牛顿三定律一样普适和永恒的自然定律,《国富论》的伟大贡献就是发现“看不见的手”原理。斯密为自己的奇妙发现惊喜万分,深信自己已经找到了支配人类经济活动的“自然铁律”。《国富论》因此成为经济学史上最重要的著作,“看不见的手”原理则成为经济学者最根本的精神支柱。
决定论和机械论的基本信念塑造了经济学的基本性格,牢牢统治着我们的理论思维和政策模式。第一,人类社会演变有一个确定的方向。“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完美市场制度,欧洲建构主义的理想社会,李嘉图的“完美静态经济体系”,马克思人类社会演变的“五阶段论”,直到20世纪后期所谓的“历史终结者”,皆源自经济学的决定论信念。第二,既然人类经济体系的演化有一个确定的方向,我们就一定能够准确推测人类行为的结果。实证经济学方法论的主旨,就是准确推测经济趋势。弗里德曼的著名论文《实证经济学方法论》,宣称检验经济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就是预测的精准。事实上,许多经济学者喜欢动辄就以“预言家”自居。第三,数学模型完全支配了经济学,哲学、历史和人文思考退居其次,甚至被完全漠视。近百位获奖者多数都是数学模型高手和数学家。第四,决定论和机械论思维经过复杂的数学模型,终于蜕变成为市场原教旨主义和有效市场学说,它们将市场描绘成一架精巧的机器,总是可以自动迈向完美均衡,给人类创造出最大的福利。市场原教旨主义和有效市场假说是过去半个世纪西方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直接催生了货币信贷扩张、资产价格泡沫、全球经济失衡和全球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