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治论文

本文共计242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微信: xzlunwen_com QQ: 3346581880

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一、大学生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1.大学生公民教育概述

  公民教育最早起源于西方,发展至今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统,其荫生于古希腊罗马时期,经过中世纪初期中期的沉寂重生于中世纪末期。公民教育经过长期的发展,为西方社会培育了大量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自觉意识的公民,他们主动投身于公共生活和社会公共事务之中。就西方社会而言,公民教育不仅仅表现为严格的学科化教育,也表现为某一种单一意义上的公民教育,如法学意义上的公民教育,着重培养公民的遵法、守法意识,这与我国建立法治社会的目标不谋而合。西方著名的教育学者凯姆利卡曾言,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为每一代新人履行其“公民职责”做准备,建立公共学校教育体系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有见地、有责任感的公民。从以上所言中我们可以看出,学校教育与公民教育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学校教育包含公民教育,但是不仅仅局限公民教育,其实际上已经超越了“公民”课程,学校教育除了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外还教授学生有关政治生活制度、程序的知识和事实,即培养学生的美德、忠诚意识,有着明显的“思想政治教育”色彩。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如前所述,西方社会的公民教育同样有着是明显的思想政治教育色彩,这与我国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致;而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正式形成与确立于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可以说其同样源于西方,只不过是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着上了中国特色。就我国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首先,其作为一个概念或者一门独立学科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是统治阶级基于一定的思想、政治观点及道德规范对社会成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旨在形成符合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道德的社会实践活动。第三,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形塑功能,能够集中反映统治阶级的思想,特别是社会成员主体意识、独立人格和公共理性的功能塑造,有着巨大的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培育作用。第四,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明显的规范性、发展性特点,规范性体现在其规范着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发展性体现在其是随着时代变化内容、体系不断完善的,是与时俱进的;如公民教育、生态教育、人文关怀教育等,就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

  二、大学生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

  1.大学生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联系

  1.1目标的高度相似性

  大学生公民教育的目标在于使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个体达到完善,即人格上的完善;简言之,公民教育就是使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个体拥有与展示良善、美德的过程。一个好的社会公民应该能够思考、追求一种值得付出的美好生活,公民就是手段、公民就是目的,每个公民有美好生活的追求,都在“快乐美好的生活”。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在遵循大学生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基础上,以一定的思想、政治观念或者观点及相应道德规范对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大学生具备符合社会、阶级所需要思想道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于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大学生积极参与有益的社会活动,在社会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从而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可以说,二者在目标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1.2内容相互交叉、补充

  分析西方社会公民教育的发展历程及世界各国大学生公民教育实施过程,我们会发现在内容上都会有所侧重中的侧重,但总结归纳起来公民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爱国、法制、公民意识、道德品质、权利与义务、价值观、历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教育;而我国开展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有:社会制度、政治制度、核心价值观、思想、民主与法制、政策方针、道德、心理、生命、交往、诚实守信、国际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出新要求、新课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在不充实、完善,如心理、生态、人文关怀、人权等内容也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二者在内容上相互交叉且相互补充。

 1 2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5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