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中人格缺陷的影响
一、我国当代青少年日益突出的人格缺陷
受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当代青少年人格缺陷却日益突出。首先,我国当代处于社会转型期,面对西方大量不良文化的渗透和我国市场经济趋利性的冲击,本位化、功利性思想意识愈演愈烈,人们生活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急剧变化,给成长中的青少年带来巨大压力和精神迷乱,加之社会不良道德文化的侵蚀,导致青少年思想混乱、信仰偏失、价值取向功利、公德缺乏等。其次,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整个社会存在严重的“重智能轻人格”的教育偏颇,造成青少年认知偏差、急功近利、贪图实惠、社会责任感淡漠、集体观念差。再次,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的中国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结构,家长对孩子的过于呵护,使这些独生子女自主性差、进取意识不强、自我中心、自私自利、不懂感恩、意志薄弱、害怕吃苦等。近年来“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的不断增多,加剧了青少年心理问题,人格缺陷更为突出。最后,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他们生理与心理的快速发展,且发展的不平衡就导致其难以把握复杂的事物,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不正确的思想与落后腐朽的现象难以从本质上加以认识,结果一部分青少年思想消沉、理想缺乏、道德观念失落、道德行为失范,还有一些青少年愤世嫉俗、缺乏进取心、破罐破摔、逆反、抵触、甚至出现偏执人格或反社会人格等。
二、基础教育的缺失导致青少年人格的缺陷
“人是教育的产物”,同样,人格的形成也是教育的结果,教育是人格形成的主导力量[2]。理应对青少年健康人格培养起主导作用的基础教育,在应试教育教育体制下,在“重智能轻人格”的教育氛围中,其人格教育的缺失却成为当代青少年人格缺陷的重要原因。人格教育的缺失主要体现在基础教育方方面面的偏离上。
1.教育理念偏差。在中小学阶段,社会往往以分数和升学率高低来衡量学生、教师和学校的优劣,这就使学校和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其思想、心灵、人格的培养和教化。教师用脱离实际的理论灌输和刻板过时的教育方法宣讲着课本知识,传授着“文凭是获取就业机会的唯一资源”的教育理念[3]。
2.教育目标片面。基础教育普遍存在重视智育、忽视德育、轻视心育或者以品德教育代替人格教育的现象。
3.教育内容窄化。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说教轻实践,重科学轻人文在基础教育中司空见惯;心理健康教育、人格教育的内容极为匮乏;即使有学校、教师涉猎人格教育也是零散的、片面的,譬如谈尊重:只强调对教师、父母的尊重,却忽视了对同学、他人的尊重;论拼搏、奋斗:只强调成功的荣耀,却忽视了抗挫心态的培养;讲成才:只强调竞争意识的培养,却忽视了合作精神的提升。
4.教育方式简单。在人格教育包括品德教育中,多采取“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这种机械的教育方法缺乏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特征的深入研究,较少关注学生的价值倾向、认知结构、心理需要等主体因素,难以使青少年产生情感和心灵上的共鸣;这种空洞的教育方法,形式化的说教多,触动学生内心的体验少,给予学生自我教育的机会少,有效的践行更少,很难使青少年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另外,一些教师不懂青少年心理,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甚至以训斥、侮辱、体罚、殴打代替教育。
5.教育者人格不完善。受教育观念和教师素质等因素的制约,教师队伍良莠不齐。在广大教师中能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能真正深入到学生中去,以自身威望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的教师并不多见。在实际教育工作中,许多教师并未意识到自己的人格带给学生的重大影响。有的教师缺乏良好的师德,有的教师本身就是人格有缺陷者,还有少数教师品德败坏,这些都极大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致使学生产生人格缺陷或人格障碍。近些年,我国推行的素质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应试教育思想在大部分中小学教师中依然存在,人格教育依然不被重视。单调、枯燥、机械的学习生活,使不少青少年走向两个极端:部分学生因成绩不佳而放弃学习,逃离学校,过早流入社会,倘若受到社会不良刺激引诱,就容易出现冲动、冒险、叛逆、反社会等道德人格问题;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只知道埋头读书,不懂得如何为人处世,如何适应社会,如何应对挫折,更谈不上健康人格的养成,上大学后人格缺陷凸显:社会认知程度低、生存能力差、性格内向、自私、自傲、吝惜、孤僻等。社会发展加速与竞争加剧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基础教育仍旧只是关注知识的获得,那么这种缺失教育带来的有人格缺陷的青少年或者说教育牺牲品会越来越多,这是与当代世界教育潮流以及人类社会发展大趋势相背离的。青少年人格教育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青少年人格教育亟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