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道德中性,价值观模糊
大学生价值观模糊,一方面表现在他们的道德评价十分宽容、模糊,该赞美的不去赞美,该批评的不去批评,还冠之以“理解万岁”;另一方面表现在道德评价上存在双重标准,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乐于助人;只求权利,不尽义务;看望别人尊重自己,却不能以礼诗人;对社会要求高,对自己要求低。他们往往以集体主义的价值标准要求别人,对自己却采取利己主义的价值标准;对学雷锋,见义勇为等行为虽在观念上认同,但却不能积极转化为自己自觉的行动等等。这说明,当前大学生在重注评价中,理论认知的标准和实际践行的标准存在不一致性,采用双重评价标准的认知方式看待道德问题。
5.在知行关系上,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脱节
经过小学,中学、大学阶层的思想品德教育,大学生基本上形成了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信仰,也就是说基本上内化为道德信念。然而在内化为信念的过程中,却在外化为行为时出现了脱节现象。
在理论上认同的道德规范,常常不能变为大学生实实在在的道德行为。不能从自己做起,是大学生道德上知行脱节的一个突出表现。大多数大学生在观念上认同甚至崇尚先公后私,但在行为上却表现为“先己后人”或“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有的甚至以自我为中心;在观念上认同“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崇尚“舍生取义”的壮举,但在行为上表现为价值取向功利化和实用化;在观念上认识到有修养是安身立命之本,应该加强修养,完善人格,但在行为上却难以做到“慎独”,有时甚至无视社会公德;在观念上认为应该仁爱为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但在行为上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别人采取一种冷漠的态度,有时甚至自私自利;在观念上认为大学生应开拓创新,成就事业,但在行为上却表现为毅力、恒心不够,奋斗精神较弱;在观念上向往纯洁甜蜜的爱情,幸福美满、白头情老的婚姻生活,但在行为上却表现为爱情的随意性,并对婚前性行为持宽容态度;在观念上认为应孝敬父母,勤俭节约,但在行为上却往往无视家庭状况,盲目攀比消费:在观念上认为应自尊自爱,行为上却爱慕虚荣:等等。矛盾性和双重标准,充分反映了处在社会经济体制转型期大学生的复杂心态。
二、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应试教育的功利化,使学校无暇顾及学生人格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现在的大学教育,还未能够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无论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评价体系等都带有明星的应试教育的色彩——功利性。应试教育的存在,使得各个学校教学的安排都围绕着考试进行,学校教育成了单纯的知识传授教育,其德育功能受到很大的影响。大学生们也很难改变为考试分数面学习的习惯,而“成绩”又和奖学金,保送研究生的资格以及找到一个“好工作”的期望紧密挂钩。有相当多的大学生不是为了某一门课程本身而学习,而是为了这门课程的成绩才费心。另有一些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无心学习,专门盯着各种获奖的机会和所谓“锻炼能力”的机会,他们巧言令色,八面玲珑,为的是积累评优选先、升学就业的资本,关心的是一个个看得见、懂得着的利益。大学校园里不时出现的因为感情、奖学金,学生干部评选、出国机会等问题而伤人和自伤的事件。
2.德育目标的理想化,使学校德育工作变得“务虚”
德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构筑精神支柱,发掘创造潜能,但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习惯性地把德育目标定位在理想化的虚幻境界中,试图建立一个“世外桃源”式的环境培养学生成长。学校的德育目标普遍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德育教师不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内在需求,只重视远大理想的树立;不顾学生的个人利益和主体需要,只求学生的思想风干浪静。脱离社会生活的德育目标,学生不好理解,更难于在心理上接受。过于理想化、至善化的道德与人格毕竟不会成为社会生活中普遍的道德现象,因此,学生只能肤浅地唯心地理解各种道德要求,这就直接导致了德育目标指向的负载过重、过空、过高,德育内容的大而不当,宽而无边。过高过空的德育目标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出现名义上的“加强”而实际上的“淡化”和名义上的“落实”而实际上的“落虚”现象,最终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 我国高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论文 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