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 课堂模式与教学策略在人本主义与课堂教学和策略等结合的研究中,心理学者注重运用人本主义的理论,提倡以学生为本的“人性化课堂”。朱之红的研究则是以人本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研究,提出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研究性学习模式其目的是通过构建这种信息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自主学习能力,并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王永强的研究表明,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目标中存在着重认知轻情意和教学过程中主体缺失的问题,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关注人格完善从权威性教学向主体性教学转变,是人本主义教育给当前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刘海洋认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下的教育观强调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完整的人,其核心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挖掘其潜能,更好地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这种理念对改变我国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 三) 德育与情商教育杜春梅综观西方各国德育理论和实践的改革走向,发现人本化的发展趋势。其研究分析总结西方国家德育现状,揭示其人本化的'发展趋势,为我国德育工作提出可行性途径。胡凯认为,如今的信息化的社会变革为高校的德育工作带来和过去截然不同的挑战,而在以人本主义教育观点为理论基础形成的“生命关怀”和“生命感恩”的教育德育观点,则能够切实地为高校的德育教育添加新鲜的血液和活力。这种教育观点是在以人本主义观点为基本出发点,并在尊重个体人性和天性的基础上,以能够促进每个个体自我实现及赋予自我意义的作用为教育目的。陈南坤则主要分析了马斯洛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提出在教育过程中也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个体潜能,结合目前我国学生的教学现状,他提出教育者应该着重对学生的情商教育,重视学生的精神需要,并在实施教育过程中主张防止德育和情商教育的过分书本知识化,注重情感和精神方面的关怀。
( 四) 幸福感孙振东的研究表明,教育应该更加重视提升人的幸福感,教育应该作为能够处理和改善学生与社会关系的有效工具而存在,使学生适应社会,能够处理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间的关系,只有起到该桥梁的作用,才能有利于达到教育促使人类幸福的人本主义教育目的。在其研究中,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才是人最高水平的幸福,全面发展的教育才能促使人的全面发展,最终使学生获得幸福感。梁运佳针对新教师的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新教师入职培训的现状愈加受到关注,也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基于人本主义观视角下的新教师培训应着眼于满足新教师的需要,强调应为教师创设良好的人际环境和工作环境,提升新教师自我概念。将外在培训的要求转变为教师的内在需求,为新教师自我实现创造有利条件。刘国珍在关于测量幸福感的研究中指出,人本主义的回归一定程度上激发人们测量幸福感的热情。目前,国内外大量的学者研究出大量幸福感的测评工具。该研究综合分析在这些大量涌现出的测量幸福感的工具中,呈现出的与人本主义取向相关的研究方法、趋势以及融合的倾向。
( 五) 师生关系李丽华的研究认为,人本主义的教育观着重强调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如何运用人本主义强调的三原则即“真诚一致”“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同理心”。沈慧等人研究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中面临的困难,重点包括农民工子女人文关怀的缺失,容易受到歧视以及教育不公平的现状。这些问题导致他们接受教育时缺乏一种良好的氛围,不利于他们学习。作者从人本主义的学习观出发,讨论并提出如何为其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等途径。
( 六) 评价观国内关于人本主义教育的评价标准有很多成果。赵士果的研究表明,人本主义的教育观点是提倡对学生进行促进性的评价,这种评价应该是内部的评价方法,即学生自我评价法,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是该方法的目的。而朱萌在对高校教学质量的研究中发现,国内教育界在过去长期使用的是外部评价的标准,这一标准被证明存在很多弱点,如该评价标准一般是以学生所获得的分数作为判定核心,而该分数无法全面体现出该学生的全部表现,更无法衡量出学生内部的变化和态度。学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正确客观的自我概念,促进其自我内部的发展,而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主体不应该是教师或其他人,应该是学生个体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