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长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对区域经济长期发展和收敛进行了重建。新古典增长模型假定资本和劳动是收益递减的,发展中国家具有较低的人均资本存量,却有较高的资本边际生产率和资本报酬率,由此可预测发展中国家应该具有较快的增长速度,最终赶上发达国家。但现实的情况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有很大距离。报酬递增生产函数则表明区域收敛率很慢,存在着内生变量和内生效应,区域将有条件地收敛于不同的区域稳定状态,而没有一个统一的稳定状态,由此认为区域增长存在着收益递增。新经济地理学对这一课题做出了自己的解释。有些从区域经济一体化解释,认为一体化经济对区域经济活动和财富的空间分布的影响将取决于市场规模效应的相对大小、运输成本的降低以及区域间劳动流动性的增强。如果区域一体化使得劳动流动性和金钱外部性增长,则区域经济活动将会在更大空间范围内产生聚集,核心区和边缘区的差距将会拉大。另外一方面,如果劳动力不具有流动性,核心区的经济成本将会上升,这会导致空间经济的进一步分散。区域一体化将会导致劳动力和资本充分流动,产业和经济活动会有更大规模的聚集。
二、新经济地理学在研究方法上的进展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集中在数学模型方面上,尽管在实证方法有些研究,但并没有太大影响,没有取得太大的突破。克鲁格曼认为新经济地理学在模型策略、技巧和原则上不同于传统的经济地理学,他们利用模型来解释发展理论。新经济地理学在研究空间问题时沿袭了经济学的传统方法,大量采用了数学方法,将现实中的现象高度抽象化、模型化。这些模型主要包括:核心—周边模型、国际专业化模型、全球和产业扩散模型以及区域专业化模型。④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中最有代表性的“核心—周边”模型最先见于克鲁格曼(1991)的研究。该模型展示外部条件原本相同的两个区域是如何在报酬递增、人口流动与运输成本交互作用的情况下最终演变出完全不同的生产结构的。模型假设世界经济中仅存在两个区域和两个部门———报酬不变的农业部门和报酬递增的制造业部门。模型显示,在中等水平的运输成本下前向与后向联系的效应最强:一个区域的制造业份额越大,价格指数越低,厂商能够支付的工资越高,越能吸引更多的制造业工人。
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的对称结构变得不可持续,从制造业原本均匀分布的经济中将逐渐演化出一种核心—周边结构。其次是国际专业化模型。维纳布斯(1996)凭借产业间的直接“投入—产出”联系假设建立起国际专业化模型。这一模型表明,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需要实行高度的对外开放,不仅需要商品领域的自由贸易,而且需要各国在投资和服务贸易领域表现出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第三是全球化和产业扩散模型。全球性的产业扩散及其规律对于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来说一直是一个难以把握的问题。以上述国际专业化模型为基础,蒲格和维纳布斯(1996)在模型中进一步引入技术进步作为外生变量,用L表示由技术所决定的效率水平,假设技术进步使所有基本要素稳定地递增,并用效率单位测度各基本要素,建立起全球化和产业扩散模型。第四是区域专业化模型。
为了进一步考察全球化对已实观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的影响,克鲁格曼和维纳布斯(1996)从分析一些厂商与某类厂商存在比与其它厂商更强的买方和供方关系这一重要的投入—产出联系特征入手,建立起区域专业化模型。以上四个模型讨论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围绕产业聚集、区域贸易和区域专业化展开的。这些模型主要通过改变方程中的关键参数的方式模拟不同区位的产出,克鲁格曼等人认为正是经济过程的数学建模的进步,导致了新经济地理学的诞生。新经济地理学在实证分析上也尝试有所作为,但由于数据信息的缺乏和现实的复杂性,实证分析的例子很少且不能让人满意。如阿瑟对硅谷的`成因进行了有益的分析,克鲁格曼对美国中西部产业进行了分析,对美国与欧洲产业聚集进行了比较,对马萨诸塞州进行了考察。但这些案例分析和他们构筑的模型还不能形成良性互动,现实中的许多实例理论模型还无法解释,这些实例分析也不具有一般代表性和典型性。
三、对新经济地理学的评价由于20世纪60年代以来,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理论在解释现实经济发展时遇到极大困难,新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国际贸易论还没有树立应有的权威,主流经济学本身的地位受到了包括制度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越来越多的挑战,一些经济学家开始将目光转移到与经济学有密切联系的新经济地理学方向上来,希望在此领域有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