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太行山区石板岩村落传统民居
河南石板岩村落传统民居作为我国地域特色建筑样式之一,其独特的民居形式及特殊的建造技巧向人们展现着质朴独特的生活方式。如今在现代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冲击下走向了衰落,大量传统民居年久失修或被推倒翻盖。经过多次对石板岩地区走访与勘查,本文对石板岩村落传统民居的一般特征予以归纳,并从文化、历史保护和建筑与环境共生角度对石板岩传统民居的更新与发展加以阐述。
河南省林州市石板岩乡村落传统民居作为高效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的建筑形态,聚落于太行山脉之间。在村落选址、平面布局、空间组织、构筑方式上体现了当地村民利用自然、应对自然环境独特的地域处理方法。如今在外界多元素的冲击下,石板岩乡传统民居――石板房大部分已年久失修或被废弃,石板岩村落传统民居作为我国地域特色的建筑样式,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与保护。
一、石板岩村落传统民居的形成及现状
石板岩乡处于林州市西北部的太行山峡谷内,因峡谷内与外界交通不便的限制,生活在其间的百姓面对峡谷内储量丰富的大理石、花岗岩和茂密的植被,就地取材促成了石板岩地区特色传统民居――石板房的产生(见图1)。石板房依山就势将房屋建于峡谷两侧,其逐层分布、层次分明、错落有致,与当地风貌浑然一体。
图1 石板岩乡马鞍垴村民居
随着经济的发展,太行隧道的修建使峡谷内与外界沟通更加便利,改变了当地只有通过鲁班豁与外界沟通的状况。今天的石板岩每年吸引大量游客来到此处,随着旅游的发展改变了石板岩地区原本面貌,在石板岩镇几乎看不见传统石板房,附近很多村子居民都搬往林州市居住只剩下为数不多的老人留守,大部分民居年久失修或被遗弃。石板房分布如今呈现上旧下新的面貌,所谓的上旧是建于太行山顶的村落,因交通不便,村落完整地得到保留。而山下民居临近道路,老房子大部分被推倒翻盖满足来访游客住宿需求,5月走访石板岩地区,盖楼泉村边通了柏油路,很多老房子被推倒翻盖。如今石板岩地区的人们不再修建传统石板房,懂得修建石板房工艺的匠人也所剩无几。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石板房必将消失。经过多次深入走访调查该地区,其中南湾、龙床口、龙床沟、车佛沟、漕水(见图2)、马鞍垴石板房保存比较完整。
图2 石板岩乡漕水村四合院大门
二、石板岩村落传统民居的基本特征
石板岩村落传统民居,以石材(石板盖顶、石墙),木材(房屋支撑结构、门窗)构成。
石板房多为两层,一层为居住空间、二层为储藏空间。上下两层以木板分割,楼板的拐角处设有木楼梯链接上下空间。
1、屋顶
以石板构筑的屋顶是石板岩村落民居最具特色的部分。石板错落覆盖组成坡度较缓的屋顶,因石材热阻和热惰性大,使室内空间“冬暖夏凉”。屋顶石板构件分为背石、房板、插板(见图3)。屋顶纵向房板以叠压式向上铺设,横向房板以并置摆放,在两房板接缝处压盖插板防止雨水沉入问题,最后在房脊上方盖以用小石块支撑的背石。双破屋顶房板组合形式前后屋顶有区别,房顶横向石板以前三后五、前七后九、前五后七铺设当地人称为“套扇”,以前六或七、后八或九铺设称为“乱扇”。遵从以上规律铺设的房顶,俯视远眺屋顶纵横线条错落,具有极强的形式与节奏感(见图4)。
图3 石板房屋顶铺设构造 图4 石板岩乡南湾村民居
2、石墙
外墙由地平石、立石、料石从下而上依次累积而成。石墙开窗和门,一层为方形木格窗,二层为矩形木板小窗,窗都朝向院内。由于处于深山之中,交通极为不便外加农业不发达,人们生活条件十分贫困,门窗没有纯粹作为艺术装饰作用的构件,基本都是体现其实用功能。位于石墙的天地阁是石板房的另一特色。天地阁是当地人供奉神灵的神龛,修于门右离地面约有1、2米的地方,造型成矩形,进深约为35厘米,与墙面齐平处封凿有拱形口的整石板。(见图5)
图5 石板岩村落民居天地阁
石板岩村落传统民居受地形限制,依山就势布局建筑。建筑平面布局多以合院为主,平面组合形式随地势组合灵活多变,主要有一字房、三合院及四合院三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