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下面我们来看看护理医学创新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借鉴。
护理医学创新论文 篇1
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通过对2013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产科应用品管圈活动,观察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产妇满意度、知识掌握情况、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病历合格率差异。结果实施品管圈后产妇满意度、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护理病历合格率同实施前比较均明显提高,护理缺陷率显著低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产科护理风险管理采用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护理质量、产妇满意度及护理病历合格率,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降低护理风险,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
产科为繁衍下一代的重要科室,同时也是涉及人文和伦理的重要科室,产科护理工作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产科具有高风险,急诊多,产妇病情复杂且变化快等特点,产妇及家属期望值高,易导致护理纠纷,甚至有医疗事故[1][2][3]。加强风险管理,可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保证护理安全及母婴安全。品管圈活动为全新护理模式,全员参与品管圈活动,推进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在轻松的管理模式,护理人员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4][5]。通过对我院实施品管圈前后产科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进行分析,讨论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意义,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院产科实施品管圈活动,护理人员28名,全部为女性,年龄为20岁~38岁,平均年龄为(26.89±2.14)岁,按照职称划分,护士12名,护师6名,主管护师9名,副主任护师1名,按照学历划分,中专2名,大专13名,本科及以上13名,按照工作年限划分,5年内护理人员7名,5年~10年护理人员10名,10年以上护理人员11名。实施前后均选取400例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1.2方法
产科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品管圈活动原则、方法、特点,鼓励护理人员自愿报名,组成品管圈小组。对产妇品管圈展开护理工作[6]:严格执行巡查制度,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给予积极的指导,耐心解答产妇提出的疑问。护理人员将产妇情况及时同医生沟通,防止出现护患纠纷。同产妇及家属沟通,保护产妇隐私,尊重产妇。新生儿易出现手圈和胸牌丢失情况,针对上述情况采取应对措施:与采购科沟通,提高手圈和胸牌质量,加强培训,保证新生儿佩戴手圈、胸牌规范化。向产妇及家属讲解手圈和胸牌的重要性,防止脱落。加强对产妇及家属的健康教育: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制定产妇健康路径表,尤其是初产妇,缺乏哺乳期和妊娠期相关知识,对产妇实施健康教育,结合产妇实际情况给予一对一指导,提高产妇知识知晓率。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了解最新的产科知识,提高护理人员知识知晓率,可对产妇进行良好沟通。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产妇满意度、知识掌握情况、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病历合格率差异。产妇出院时应用护理满意度量表评价患者满意度;相关知识掌握率80%以上表示掌握;护理缺陷考察手圈丢失和胸牌丢失;护理病历合格率判断:护理记录单满分7分,体温单满分2分,医嘱单满分1分,得分7分以上表示合格[7]。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利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与计量资料分别利用X2检验与t检验表示,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前后产妇满意度和知识掌握情况差异实施后产妇满意度为95.25%、知识掌握率为94.00%,较实施前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
2.2实施前后护理缺陷发生率对比实施后胸牌丢失率和手圈丢失率分别为1.50%和2.00%,均明显低于实施前,具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