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建立开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认知工具(如:参考书、期刊杂志、网络课堂)。充分利用校园网采用E-mail、BBS或QQ群等进行问题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综合性、实践性、主动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华夏出版社.第1版[M].北京.1990
[2] 李树贞.康复护理学.人民军医出版社.第1版[M].北京.20xx
[3] 熊川武.教学模式实质说[J].教育研究.1995.(6)
[4] 程晓堂.论自主学习 [J].学科能力培养研究.1999,(9).1-2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预防效果。方法:于20xx年1月~20xx年1月间,在本院选择老年糖尿病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40)和常规组(n=40),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给予干预组患者中西医护理,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浑身无力、嗜睡、脸色苍白、低血糖发生率与常规组相比均明显较低,P<0.05。干预组患者低血糖知识知晓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中西医护理能有效提升患者低血糖知识知晓状况,促进患者日常自我监护,从而减少患者低血糖发生率。
[关键词]中西医护理;老年糖尿病;低血糖;预防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慢性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及致残率。糖尿病患者需长期用药控制血糖。低血糖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多在夜间发作,患者治疗不及时将引起多器官功能损伤,导致患者死亡。加强对患者的护理,积极预防低血糖发生,是当前临床研究的重点。此次研究中探讨中西医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以期减少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以下进行具体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xx年1月~20xx年1月间,在本院选择老年糖尿病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制定的相关标准;均排除严重内科疾病;所有患者均能自主表达意愿;均自愿配合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40)和常规组(n=40),干预组患者男女比为23:17;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70.8±7.4)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5.9±4.1)年。常规组患者男女比为22:18;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70.9±7.6)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1±4.2)年。与常规组对比,干预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基线资料无差异(P>0.05),可在研究中进行比对分析。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糖尿病治疗。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进行常用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等。给予干预组患者中西医护理:
①疾病知识教育:护理人员需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及时根据患者实际理解状况采取视频教育、综合授课、发放宣传手册、一对一教育等多种方式,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教育,告知患者糖尿病发病机制、预防方法、治疗方法、并发症等,及时告知患者低血糖发生原因、影响因素、临床表现等,促进患者进行日常自我监控;加强对患者的日常指导,告知患者日常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用药习惯等,告知患者日常进行血糖检测;指导患者在自觉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及时服用糖果等进行自救[1]。
②饮食护理: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指导,保证患者合理营养供给,在控制患者糖分摄取的同时,也要避免患者出现低血糖等相关并发症,可适当食用低糖水果,以杂粮、蔬菜为主,平衡饮食,禁烟禁酒。
③情志护理:护理人员需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了解患者心理变化状况,及时给予患者针对性心理护理,辅助患者正确看待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加强对患者的安慰鼓励,促进患者疏通心理郁结,积极配合治疗。④病情监测:加强对患者的病情监测,当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时,需及时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并给予患者口服带糖饮料或食用水果糖,若患者病情较为严重,需给予患者静脉注射50%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若患者出现昏迷状况时,及时给予患者吸氧,并给予患者心电监护,保证患者呼吸道畅通[2]。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状况及低血糖症状发生状况。两组患者对低血糖相关知识知晓状况。知晓:患者能及时发现自身低血糖症状,并能采取针对性自救措施;基本知晓:患者能发现自身低血糖症状,但未知自救方法;无效:患者无法发现自身低血糖症状[3]。知晓率=(知晓+基本知晓)/总例数×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