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和家庭教养方式是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关键因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正确的教育方法可以有效的预防和减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一、树立正确的教养态度和科学的教育方式(一)做民主型家长正确对待孩子的需求。父母对待孩子的需要,不要断然的拒绝,也不能毫无原则的一味顺从。亲子间如果遇到争执时,要懂得尊重孩子的选择,采取说理的方式加以引导。在达到教育目的的同时,让孩子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父母对幼儿提出的要求,要合情合理,是幼儿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利于父母对幼儿的引导。总之,幼儿与家长间应该是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
提供合理的情绪宣泄方式。当幼儿的不良情绪产生后,家长应该合理的疏导:如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允许孩子在紧张、焦躁或委屈时大哭一场;带孩子参加比较剧烈的体育活动或游戏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孩子的不良情绪能合理的得到发泄。
(二)理性对待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面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成人的态度应该很明确,及时制止。
并采取理性的应对策略。
采取适量的惩罚。当幼儿出现攻击行为时,可以对幼儿进行适量的惩罚,,以达到儿童“自我控制”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惩罚应让幼儿明白受到惩罚的具体原因,以不损伤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前提。如取消一次幼儿看动画片的机会,还可以进行冷处理,让孩子单独呆在一处,不理睬他,直到他自己平静下来,这样的方式不会给孩子提供呵斥、打骂等攻击模式。
提高幼儿的移情能力。烦恼、挫折、愤怒是容易引起攻击性行为的情感,因此要教会孩子懂得宣泄自己的感情。有的孩子在攻击别人时发现对方明显痛苦仍不停止攻击,说明其缺乏移情技能,不会同情受害者,家长应告诉他攻击别人会给别人带来痛苦,导致严重后果;再让孩子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受害者,那你会有怎样的感觉和心情呢,让孩子从本质上消除攻击性行为。
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更多的要以平静、温和的方式进行教育。更重要的是,应提醒家长教给孩子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时,家长自己要给予榜样示范或直接教给其正确方法,让孩子懂得正确宣泄自己的情感,将攻击行为降到最低限度。
二、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最早的模仿对象,所以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关系和睦,互相关心,互相尊重,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当家庭矛盾无法避免时,应至少避免在孩子面前产生正面冲突,尤其是不能出现家庭暴力,而应该采取恰当的方式解决,为孩子提供好的榜样。当儿童看到父母采取非攻击性的方式解决了冲突时,他们很可能会用同样的方式解决自己的问题。
攻击性行为会影响到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如果这种行为延续至青年和成年,就会出现人际关系紧张、社交困难。困此,全社会都应关注孩子的行为健康问题,除了上面说的家庭教育,我们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社区环境中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都不能掉以轻心,应及早予以关注并进行矫治,促使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