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学前教育

(合集)家庭教育论文15篇

7 阅读24 页
论文助手微信号: bylw8com 论文客服QQ:3346581880

  2.大力筹措经费,保证家庭教育支援工作顺利进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对农村家庭教育的支援工作,为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必须在财政上予以保障,设立专项资金,并保证每项资金的到位。乡村两级也要积极投入,保证经费足额到位,配合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加强专门人员培训,确保工作如期开展。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成败关键在培训人员。各地政府、教育局要严格选拔思想观念先进、勇于创新、学历合格的人员组建培训队伍;另一方面,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原则,扎扎实实开展工作。

  (三)发挥社会团体和民间力量的社会支持作用

  在国家通过社会政策进行扶持和保护的同时,还必须发挥社会团体和民间力量的作用。新时期我国在建立农村家庭教育支持网络中,要大力发挥民间力量的支持作用,如鼓励社会慈善组织、社区服务组织、各种宗教组织、社团等,同时,对这些民间力量的行为予以规范,使之更加合理、有效。

  (四)运用媒体导向,加大宣传力度

  针对政府、社会团体和民间力量的工作,如果能通过媒体广为宣传,将有利于推动家庭教育支持工作的开展。借助媒体全面介绍家庭教育方面的基本知识,分析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问题的原因、表现和正确的看法(观念教育、开拓精神、参与意识等),介绍改善家庭教育现状的方式和办法,介绍获取更多非正式支持性行为和正式服务的经验教训;提供咨询服务机构的信息,宣传政府的政策和法令;宣传优秀案例,表彰先进,进行经验交流,发布评论等,以多种形式传播成功家庭教育的先进经验,并营造一种社会学习的良好气氛。

家庭教育论文15

  【摘 要】家庭作为儿童社会化最基本的动因,对儿童早期行为的塑造起着关键性作用,许多幼儿具有明显的攻击性行为,这和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父母营造的家庭氛围和教养方式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及矫正有深远的影响。本文力图从家庭角度研究分析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矫正。

  【关键词】幼儿攻击行为 家庭矫正

  攻击是幼儿中一种比较常见的不良行为。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由于在交往中常有攻击性行为,和其他幼儿关系处理不好,常会受到别人的排挤。这样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及人格和良好品德的发展。

  幼儿用攻击的手段来处理问题的思维习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通过调查发现: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是幼儿形成攻击性行为的主要原因。通过深入剖析家庭教育环境,我们找到了家庭中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根源。

  原因之一:不恰当的教育教养方式(一)简单粗暴型这类家长多脾气暴躁,遇事不听解释,不善于与孩子交流,当孩子的行为令其不满意时,则训斥、打骂,这就为孩子树立了攻击性行为的模型,形成了攻击意识。

  (二)冷漠拒斥型

  这类孩子的家长对孩子玩什么,看什么与什么人交往,听之任之,漠不关心,孩子多由爷爷奶奶带大。久之这种缺乏管理和监控的行为就会导致孩子产生攻击性行为和过失行为。

  (三)溺爱纵容型

  爱孩子是人之常情,但溺爱甚至纵容孩子则会适得其反。当孩子摔倒而大哭时,有家长便会哄骗孩子:“桌子碰了你,我们打它。”当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时,溺爱孩子的家长又会怎么做呢?如果自己的孩子占了“便宜”,他会沾沾自喜;如果是“吃了亏”就会训斥别的孩子甚至动手教训;如果是自己的孩子理亏打了别人,又会说:“孩子还小嘛……”,很多的家长如是说:“别人打你,你就打他……”在如此娇惯纵容孩子的环境中生长,孩子也就理所当然地表现出任性、蛮横、不讲理,其攻击意识自然萌发攻击行为。

  原因之二:不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一)家庭成员之间不和谐这类家庭其成员之间较少交流感情,常为一些琐事发生争吵,或漫骂或打架。久而久之,这种攻击行为在家庭中得到了强化,幼儿便深受其害。

  (二)家庭成员教育态度的不一致家庭成员都很爱孩子,但在教育孩子的问题往往存在着分歧,尤其是孩子犯错时,有批评、有训斥、有体罚的、也有哄骗、护短的,成员之间甚至还闹得很不愉快。

首页 上一页 21 22 23 24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