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护理满意度比较
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8(33.3%)例,基本满意9(37.5%)例,比较满意6(25.0%)例,不满意1(4.2%)例,护理满意度为95.8%;对照组非常满意6(25.0%)例,基本满意7(29.2%)例,比较满意4(16.7%)例,不满意7(29.2%)例,护理满意度为71.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心内科患者由于疾病特殊,需要舒适的护理才能促进恢复健康。若在护理过程中患者发生意外,如跌倒等,易导致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不仅影响正常护理,还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威胁生命安全。故全面评估护理过程中引发跌倒的因素,并采取相应对策非常必要。以我院收治的48例心内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常见跌倒原因及护理措施,通过分析心内科住院患者的常见跌倒原因为疾病因素、环境因素、药物因素及护理因素等,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组跌倒发生率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护理质量提高。综上所述,对心内科住院患者正确分析跌倒原因,并采用针对性护理,可有效降低跌倒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5月24日~2012年4月7日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80例,其中,男51例,女29例;年龄32~74岁,平均(51.2±5.3)岁;急性胃黏膜损害20例,胃癌2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10例,消化性溃疡48例。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均存在呕血、休克、体温增高、黑便、血象增高等多种表现。
1.2护理方法
1.2.1一般护理
患者入院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血压等;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予以多功能心电监测,仔细观察呕血、便血先兆,准确记录呕吐物及大便的性状、量和颜色,及早发现再次出血。对患者尿液变化、大便色泽及呕吐物详细登记,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指导患者采取平卧位,患者头部稍微向一侧偏斜,减少或者避免出现窒息。若患者症状比较严重,则予吸氧或者吸痰处理,注意防寒保暖,时刻保持呼吸道通畅。若患者存在活动性出血,则指导患者卧床休息,避免下床活动;使患者头部稍微放低而适当抬高脚部,使患者大脑能够得到正常的血液供应,防止呕血过程中吸入气管内,导致吸入性肺炎的产生,严重时可产生窒息现象。大部分患者出血结束后体温升高,在数天后下降,对此,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说清楚,告知患者无需应用抗感染药物,减轻患者的紧张及焦虑情绪。抽取血标本急查血常规,定血型及配血;开通2~3条静脉输液通道,用8~9号头皮针头给予留置针穿刺置管输液。注意保暖,慎用热水袋等温度过高取暖物品,谨防烫伤。
1.2.2急救护理
若患者收缩压仅12kPa左右,血红蛋白约为90g/L,则必须及时输全血,使血压能够恢复正常状态;若患者处于无尿或者少尿状态,则应
及时给呋塞米20~40mg静脉滴注,或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点;若为大出血,必须及时选用云南白药或者凝血酶等止血药注入患者胃内,还可选用去甲肾上腺素及冰盐水注入患者胃内,以达止血作用[2]。
1.2.3呕血护理
指导患者将头部往一侧偏斜,尽可能减少剧烈咳嗽,引导患者轻咯血痰,定时漱口。若患者意识模糊,则应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和湿润。减少探访,避免情绪激动,指导患者卧床休息,保持充足睡眠;若呕血得不到控制,应及时告知主治医生,给予对症治疗。
1.2.4药物护理
根据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6-氨基已酸、善得定、垂体后叶素、止血芳酸等。药物护理中必须遵循药物的相关性质,准确把握各种药物的适用条件,尽可能减少药物副作用。如垂体后叶素可使血压升高,因此不宜用于高血压患者及孕产妇。按医嘱及时补充液体及输血,保证有效循环,为进一步治疗创造良好条件。补液量和速度根据失血量而定,应避免因输液、输血过多而引起并发症,如肺水肿。年老体弱及出血量多者较常见,应引起足够重视。注意观察输液肢体,以防输液管脱出。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肢温变化,为临床医生制定进一步治疗方案提供及时、准确的生理指标,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