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做好网络环境下无线、移动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
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无线网络及移动设备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现在随处可见的WIFI及4G通信技术,为了保证无线网络的安全性,必然要设置相应的验证,利用 MAC 地址与 IP 绑定、MAC过滤等方式进行登录主机的控制,另外对于陌生的无线网络不应主动连接,以免用户数据遭到窃取或者破坏。而针对移动设备——智能手机或者移动终端设备的使用方面,通过安全验证、授权应用的安装、安全扫描等方式保障安全。除此之外,以主机集群构建的云计算技术,通过虚拟主机的控制、资源的访问限制以及资源动态管理构建起来的安全保障也是未来计算机网络安全保障的重要思路。
4 结语
总而言之,并不仅仅是一方面的因素会影响到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应重视软硬件设备的维护,加大对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及操作水平的提升等等,这样才能保证管理维护的正常开展。
【摘要】随着提高网络课程建设的质量问题备受人们关注,人们越来越多的投入到对网络课程建设方面的研究中。但实际上,在网络课程建设中如技术突破的难度、学科教师的实践确定性、团队成员受其他任务干扰等问题依旧存在。从风险管理角度来看,要想解决这类问题,需要从一开始就做好风险识别及应对策略。本文根据网络课程建设流程中启动、实施和收尾三个阶段,针对每个阶段逻辑关系可能存在的风险,总结了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的几大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远程教育;网络课程建设;风险管理
网络课程作为网络教学的基本单元和远程教育的重要软资源,是资源建设工作的重点。被默认为以建设项目的形势开展的远程教育网络课程的建设,缺缺乏项目管理的思想和应用,直接影响到网络课程建设的管理效益和质量。从风险管理角度来看,要想解决在网络课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需要从一开始就做好风险识别及应对策略。网络课程建设的流程图1所示。网络课程建设的流程图1所示。
一、在项目启动阶段
网络课程建设的起步阶段包括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和项目规划三个部分。现阶段遇到以下一些风险:1.项目整体计划不合理。网络课程建设制定计划分为课程体系设计的计划与网络课程管理平台开发的计划两部分,为了项目顺利实施,必须做好前期调查,如: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等风险应对措施。2.学习者的需求分析不是真实的。若没真正反映学习者需求,没充分做好社会发展现状调查与学习者年龄阶段、身份、性别等全方位调查,接下来的可行性分析得不到真实数据,此网络课程建设不会得不到大多数学习者的选择,自然而然的变成多余的资源。如:想为某校设计一门网络课程,最基本的要了解该校网络设施状况。
二、网络课程建设的实施阶段
网络课程建设的实施阶段可分为两部为包括课程内容在内的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对支撑技术即网络课程管理平台(也称教学环境)的开发与设计。课程体系设计包括课程教学设计和网络课程原型设计、脚本编辑、素材准备和网络课件制作。在项目实施阶段,存在以下风险:1.计划不够详尽。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学设计。史米斯和里根(20xx)将教学设计的整个过程分为分析、发展和评价三个阶段。弱项让教学设计变得完美,在项目启动阶段必须做足需求分析,得到项目实施可行性的充分认可。2.进度安排不合理。由于项目实施阶段中,内容体系与平台技术要兼顾,但不排除在有限的时间内,因课程设计和平台开发没有同时完美收工,使整合部分出现问题。为此,项目经理应全面考虑整个项目过程的安排和管理。3.质量管理不到位。在修改部分,修改内容越少,说明课程体系建设与平台开发过程中质量越好,在一定期限内,网络课程的成品效果就越好。因此,项目经理不仅强调对成品的检验,而且强调对过程的管理。每一步都要严格控制从内容、技术、时间到人员的态度。4.团队成员积极性不高。在网络课程建设中,教师是课程内容编排排版、设计课程脚本和课程整合到网络平台的领导者。有必要对这些教师进行新的技术培训。但同时他们又是学校的'骨干教师,教学和科研工作越多,网络课程的建设就为他们增加了大量的工作,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而对新技术的恐惧也将对教师的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防止教师参与网络课程建设,组织结构的管理要人性化、柔性化,协调各参与者的角色,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