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我国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思想政治课堂的教育。我国的思想政治课程的设置实行政府全面统一规定的方式。在各级各类学校有相应的统编的教材参考书以及统一的课时规定。这样的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和能动性。我国最近几年在社会上流行着一种说法:“对小学生进行的是共产主义教育,对中学生进行的是集体主义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的是个人素养及文明行为的教育。”这样的课程设置既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层次需求,也违背了学生成长过程中思维发展的规律。这样“倒叙”的德育怎么会融化到学生的血液中?又怎么会与学生的心理结合产生共鸣从而落实在行动中呢?
(二)德育的主体。我们传统的德育教育认为教育者是唯一的主体,忽视了受教育的学生才是教育工作的真正主体。我们过分地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和教师的权威,过分地渲染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观。我们忘记了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忘记了他们是有思想、有灵魂的个体。我们忽视了人与人的心灵的交流,没有把德育视为一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影响、相互促动的过程,所以这使得我们施加在学生身上的德育效果是“知而不信,言而不行,知行不一”。
(三)德育方法。我国的德育教育更多地采取的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我说你听”、“我令你行”是长期以来我们德育工作者所固有的行为模式。这使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对抗。教育者是“人”,受教育者是“物”。这种“目中无人”的教育方法,这种高高在上的“填鸭式”的灌输,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会扼杀青少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甚至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反道德”的逆反心理。这样的方法决不会让学生把其所学的德育知识内化为道德情感,那就更难以付之于实践的道德行为。
(四)隐性教育。所谓的隐性教育是指学校的文化气氛、教师的人格形象、社会的环境优劣、家庭环境的和谐与否等对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的形成都会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我国,许多人认为学生的德育培育是学校的事情,在学校里又认为是政治教师和班主任的事情。这种认识是片面。随着网络时代的迅速发展,学生的价值取向呈多元化发展,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意识受到了来自网络文化的冲击和诱惑,使学生意志消沉,冷漠自闭;再就是来自社会激烈的竞争使学生产生焦虑孤独,苦闷茫然。这些学生思想问题的解决,决不是学校,更不是政治课堂就能解决的。忽视隐性教育致使多年来我们的青少年接受德育教育的渠道单一、效果不佳,甚至造成5+2=0的效果。
二、提高青少年德育实效的方法
(一)改革德育课程的设置。学校德育内容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它应随社会的发展而随时为变化了的社会服务。所以我国的德育课程的设置应符合时代的发展随时调整内容,根据我国青少年思想发展的现状,我们应大力加强青少年个人素养教育、情感教育、心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课程的内容要贴近生活,如在初中可开设“个人修养”、“我爱我家”、“关心邻居”等的教学内容,避免假大空的说教,同时课程的设置在小学、中学、大学之间要有层次有衔接,要一环扣一环,符合青少年的心理思维发展的规律,不要造成断层和漏洞的出现。
(二)增加学生的体认的程度,注重德育的创新教育。“德育首位”的理念在我国已久,德育的本质是一种人的哲学。学校的德育须以学生为主体,如果离开了青少年学生的精神认同和实践的体认,学校德育的所有的价值都是徒有虚名。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道德只有当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自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增加学生体认,就必须在利用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更多的实践性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将自己的道德认知内化为规范认同升华为道德情感、学会他律和自律。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不唯书,结合实际寻找创新的方法让学生自我体认,获取真知。例如在“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青岛某中学让学生每人肚子上绑个篮球,然后做许多事情。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体悟到母亲怀孕时的艰辛,真正感受到母爱的伟大,这比千言万语的说教效果要高出数倍。作为教育者,我们就应该创新出更多的体认结合点,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