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数据处理
只有在对各种检测数据进行科学、深入的分析的基础上,保证各项工作符合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这样可以很好的保证测试结果的科学性、公正性以及可信性,更好的提高服务的质量。进行数据处理和检测工作时,一定要保证数据计算、分析测试数据的科学性、安全性以及保密性等各种性能。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实际检测工作中,即使是同一个标本,也可能会获得不同的检测结果。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并且要科学的安排试验过程中各种物料的取舍。不仅如此,在计算混凝土和砂浆的抗压强度平均值时,一定要使用最为科学的数据取舍方法,并且要保证计算结果符合《数值修约规则》(GB/T8107-87)并且其尾数要按照“四舍六入五单双法”进位,应该按照有关规定保证位数的有效性。
2.4结果质量控制
要使用科学的方式对仪器的性能进行检测,这样也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解决。要想确保实验室有良好的检测能力,还要结合规定的条件,必须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样本。
2.5试验误差
必须严格按照行业有关标准来进行试验检测工作,可是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水平以及技术水平都是有很大的差异的,还会受到材料匀质性、设备材料性能以及工作环境等的影响,这便会使试验结果之间出现偏差。试验偏差通常有下述几类:一组试件有误差,如果这一误差并没有超过规定的水平,则不需要进行处理,否则就需要重新再次进行试验。比如,进行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试验时,如果偏差超过了规定值的15%,这一组实验也需要重新进行。②在获取到一个样品之后,可以把其分成两个或者是三个试样,并且使用同样的工作方式完成试验,最后分析比较两个两个结果之间的差异,防止产生再现性误差。在试验过程中,通常需要把水泥、刚才等匀质性较好的材料两等分,分别将这两份样品递交给当地质检机构和本单位,对两次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在误差较大时,要第一时间分析问题的原因然后进行改正。每年都需要开展1~2次试验,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试验的质量。
3结语
综合本文论述,在建筑工程的施工时,一定要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的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要想保证建筑材料的高质量,就一定要严格开展建筑材料的前期检测工作。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使得各种新型检测技术层出不穷,我国有关部门以及行业也制订了标准、规范、法律、准则等来约束这项工作的进行,我国建筑行业市场越来越规范,这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长远稳定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环境污染。面对自然资源的减少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普通混凝土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材料要求日益提高。因此,发展环保、节能、节约资源和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就成为了必须考虑的事情。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它兼具上述特点,是建筑材料的完美之选,本文将介绍其应用和发展。
关键词:绿色混凝土;建筑材料;应用;发展
引言
混凝土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数量最大的一种建筑材料。但是,混凝土的广泛使用破坏了自然资源,使得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资源和能源危机。在第二十一世纪,我们不仅对混凝土的技术参数有着更高的要求,也要尽可能地在混凝土的生产和使用中减少破坏生态环境,以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因此,开发绿色高性能产品—绿色混凝土建筑材料是可持续发展所要走的必经之路。
一、绿色混凝土建筑材料的发展内涵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宗纬首次提出了绿色混凝土建筑材料的概念,他指出了绿色混凝土建筑材料是混凝土在未来混凝土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经过笔者对其研究成果和学界其他人士对绿色混凝土的定义进行总结,可以得出,绿色混凝土发展的内涵应该为以下几点:
①使用的水泥必须是绿色水泥。作为原料的砂石要有计划地开采,不能破坏环境;②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害环境副产品的排放,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等;③可以考虑混合更多的农业和工业废渣加工来加工混凝土,优质矿渣、优质粉煤灰、硅灰、大米稻壳都是可考虑的选择。降低水泥用量的同时,也能保护环境并提高混凝土的强度;④可以研究如何将工业废液使用在混凝土的生产当中,比如说使用的造纸的废液制造减水剂。积极开发工业废液在混凝土生产中使用方法,以达到处理其他工业生产废液的目的;⑤拌和站应掺入混凝土,以减少现场拌和混凝土所产生的废物、粉尘和废水,这样也能让废物和水得到循环利用;⑥通过提高强度,减少横截面的面积或体积的结构,来减少混凝土用量。设法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结构,达到延长建筑寿命的目的,进一步节省重建成本,减少自然资源的滥用;⑦拆除建筑后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可以回收利用制作混凝土,人造骨料混凝土也是比较,绿色环保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