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法学知识对抗赛规则的制定
对抗赛最为复杂的工作就是制定对抗赛的规则,通过网上查阅和积累的一些经验,将对抗赛的规则制定出来:第一,对抗赛的题型分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题目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和案例分析题。第二,各类题型如何回答,例如必答题每组5名队员按从左到右顺序轮流独立回答,其他队员不得提示或补充;再如抢答需要在主持人读完题说开始后方可进行抢答;风险题需要两组在主持人宣布题目前押分,有10,20,30三个分值,然后由各队轮流回答。
在制定规则过程中,由于学校条件的限制,最难的就是抢答题规则的设置,由于没有抢答器,不容易确定究竟哪组抢到,因此在设置规则的时候,也备选了一套方案。第一方案是以举牌为准,为此,导学教师还自己手工缝制了两种颜色的牌子。第二方案是通过拨打手机,以最早收到的手机号作为抢到的标志。
(三)主持人的选择
法学知识对抗赛不仅是让学生学到法学知识,另一方面,也想给大家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本着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自己管理的原则,任课教师不参与对抗赛的活动,因此,需要选择两位对抗赛的主持人,来主持完成整个竞赛过程。两位主持人的选择定位在口齿清晰、协调能力强这两方面,根据导学教师的推荐,选择了两位主持人,把握整个对抗赛的过程。两位承担主持任务的学生非常认真,提前将竞赛的串词准备好。
(四)法学知识对抗赛其他准备工作
1.奖品设置
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为每一位参赛的选手准备了小奖品,奖品主要是为了激励大家更好的准备和参与,学校和导学教师精心挑选,选择了非常实用的学习用品作为奖品。
2. 法学知识对抗赛题目的确定
由于事先已经把题目的范围给了大家,为了对抗赛更加公平,不漏题,需要再做一份对抗赛当天使用的题目。这份题目按照必答题、抢答题和风险题的顺序分别装在信封中并封好,直到对抗赛开始时才交到主持人手上。
三、法学知识对抗赛的过程
在《法学概论》的最后一次课上,准备已久的法学知识对抗赛如期举行。在两位主持人“青春如歌,激情似火,知识做伴显蓬勃朝气;学法用法,自律自强,法律护航谱美丽人生”开场白中,法学知识对抗赛拉开帷幕。在必答题中,两队的比分交替上升,可见队员们准备充分。在抢答题中,大家你争我抢,对于抢到的`题目基本回答正确,但这一轮次的题目虽然大家都会答,但有的组抢不到,因此比分逐渐拉开差距。在最后的风险题中,落后的一组都选择了风险最大即分值最多的题目,而领先的一组也不示弱,选择的是中间分值的题目,大家都回答正确,但由于前一环节的落后,没能够追赶上前一组。最后两位导学教师分别为参赛的学生颁奖。
在这次对抗赛的过程中,为了活跃现场的气氛,提高大家的参与度,为下面的学生也准备了一些法律知识的普及题,比如我国的法制宣传日是哪一天?大家都能够积极做答,现场气氛也活跃起来。
总体来说,法学对抗赛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同学们经过精心的准备,向大家展示了自己,尤其在案例分析的题目中,大家都分析的有理有据,颇显风采。
四、法学知识对抗赛中存在的问题
法学知识对抗赛是《法学概论》这门课程的一次尝试,虽然形式不是很新鲜,但用在法学课堂教学中,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第一,参与程度有待提高。做这样的教学改革尝试,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其中,从而掌握所学的知识,对于参赛选手,大家都积极准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没有参赛的选手,本意是来当观众,给本班级同学加油,事先导学教师也反复强调参与的重要性,但正式比赛那天,参与的程度大概60%,没有预先设想的高,很多学生确实因为单位有事来不了,工学矛盾的突出,导致参与程度的下降。
第二,现场控制力有待加强。由于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因此现场的控制基本依赖两个主持人来协调,虽然在选择主持人的过程中,已经注重他们这方面的能力,但在现场真正碰到问题,学生的应变能力、现场控制力还有待加强。比如在抢答环节,采取举牌的规则很难分辨谁先谁后,场面一度有点混乱,这时候只能由老师出面协调。针对这个问题,解决的办法是对主持人要单独培训,预先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