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的构建在于真正转变教学思维,只有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最大程度的培养才能够转变知识为能力,而创新思维培养的关键却在于不断在实践当中探索创新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从而才能真正改变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参考文献:
[1] 屡传楼.浅析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J].学生之友:小学版,20xx(11):46.
[2]陈保睿.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科教文汇.20xx(06):70.
摘要:国家在关于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数学课程应该致力于不同形式的课程学习,开展各种探究活动,以使学生能从数学中获得乐趣。对于小学的数学教学,也要紧紧跟从国家的指示,不断地开启学生的学习数学的乐趣。小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各班级学生数学的实际成绩,努力探寻出学生学习数学的一条教学路子和方法,即努力培养他们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本文将根据小学学生学习理解力较差的现状,着重论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的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创新意识;兴趣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发展的也非常迅速,各项教育改革也如影随形,教育的形式也出现了多元化。其中,小学就是我国初级的教育形式。作为初级教育形式,小学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小学是学生进入学习生涯的门槛,是一个基础,相当于一个高层建筑的根基。21世纪是一个充满创造的世纪。因此,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而小学作为孩子学习生涯的一个起跑线,显得尤为重要。而在现代社会,创新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各行各业都在提倡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校也是这样,而学校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尤其是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创新更能鉴证教育创新的功效。本文将根据小学学生学习理解力较差的现状,着重论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的意识。
1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1.1现状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我国的教育所提倡的口号已经从"应试教育"(Exam-orientededucation)变化至"素质教育"(Quality-orientededucation),这不得不说是算教育史上的一次创新,也是我国教育的一次质的飞跃,当前的教育已经进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接轨的时代。素质教育的要求要比应试教育高,它提倡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养,锻炼学生将数学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能力,这就成为了从事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教师们的奋斗的目标。但是由于多年来数学学习和教育的老观念的"传承",再加上小学生数学理解能力普遍较差的这一现象,小学数学教学出现了一些令人失望的现象:
(1)受传统教育教学方法的影响,数学教师没有很好的掌握现代教学改革的要求及思想,仍然沿袭传统的"讲授"模式,即老师台上"满堂灌",学生台下"仔细听"的教学模式。这就导致了数学教学的形式化,即虽然口号提倡的好,要求发展素质教育,但是实际上还是在进行着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
(2)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数学教师没有注重"趣味性,寓教于乐"的数学教学的新思路、新理念,导致了学生根本不能认清他们学习数学的意义何在。
1.2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的成因
针对上述的新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从中可以得知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被动性、无兴趣性。究其成因,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方面:
(1)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理解能力普遍表现得很差,这就导致书本上的概念不清晰,知识结构不明确。而且学生们存在着思维定势的毛病,笔者认为这是与儿童天真的特点所联系的。
例如在计算(20xx×3009+20xx×1991)×0=?时,很多学生不会进行思考,拿起笔就一步步地算,思维定势,导致很多人在计算这题时会花很多时间,而这些时间是不必要的;
(2)教师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思想根深蒂固,没有很好的使"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对接,没有很透彻的理解"素质教育"所倡导的.新的教学思想。如"素质教育"提倡学生需要具有创新的意识和自主创新的学习能力。例如在小学数学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学习时,数学教师往往会在黑板上画出几个立体图形,而并未让学生们自己动手亲自去做一些这些立体图形。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也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