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研究性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方法
研究性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可以采用以下具体的教学方法:以问题解决为导向教学方法;自主设计教学;查阅运用资料教学;反馈交流和合作项目研究等[4]。在英语教学中,可以从中选择一种或几种方法来提高英语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以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的《新编实用英语》教材为例,探讨高职英语教学中研究性教学模式实施的途径。
《新编》教材是以单元主题为模块,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主题来展开听说读写方面的训练。每单元有听说、阅读和写作三大部分[5]。根据教材特点以及“边学边用、学用结合”的使用原则,可将教学分成三大环节:听说教学;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
1、听说教学
听说部分重在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重要的是要使学生积极参与话题,激发学习热情。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因为担心基础知识薄弱,词汇量小等问题出现焦虑情绪,不敢开口。在研究性教学模式指导下,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前预习任务,让学生积极去查阅运用资料,了解该单元主题的时代性、趣味性、和真实性,并可以通过让学生做课前报告的形式督促学生去完成。利用“ActOut”中的五个对话场景的学习,鼓励学生自主设计新的情境,利用现学现用,模拟交际的方法,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从而主动去参与口语交际。
2、阅读教学
《新编》中的阅读材料紧扣单元主题,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开拓视野,进一步提高语感和交际能力,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研究性教学模式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利用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达成对篇章的整体理解。教师可利用文章的背景知识,搜索相关视频及图片资料,提出一些导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在阅读过程中,也要精心设计一些问题,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极思考,进行师生互动,同时可以将词句的讲解也很好的融入语境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另外,在文章学习结束后,运用反馈交流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活学活用,用文中提供的信息进行交际,如复述文章内容,对作者观点进行讨论、辩论等,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写作教学
《新编》中的写作练习包括应用文写作和一般写作两部分。前者是培养学生的常用应用文的能力,为满足学生未来在一线工作的涉外实际需要,后者培养学生的一般写作能力。由于写作是一项语言综合技能训练,与学生的英语基础,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词汇等均有很大的联系,往往是学生英语学习的薄弱环节,教学中亦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也会出现将这部分当成一般练习一带而过的现象。研究性教学模式应用在写作环节,主要采用合作项目研究的教学方法,将写作这一枯燥的任务趣味化,将个体行为团队化,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建立起学习群体,参与项目的研究。如在应聘信的应用文写作练习中,可以设置一个公司招聘项目,由学生小组内部分配角色,首先搜集并阅读大量的相关应用文体,模拟招聘的各个环节,并对小组活动中出现的的问题进行总结。在这一项目合作中,学生不仅学会如何写应聘信,而且对其相关的一些写作文体,如简历,回复函,以及通知等也能得到训练。另外,通过小组内互相协作,有利于提高了学生基本语言表达能力,扬长补短,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四、结语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将是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与高职英语的教学目标相一致,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引入研究性教学模式,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效的实现高职英语的教学目标,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赵晓乐,赵博.走进研究型教学,走近创新素质教育[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1):31-33
[2]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17-118
[4]姜文莉、研究型教学模式应用于英语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可行性策略[J]、学理论,2010(3):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