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课堂约束性差的问题,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固定座号的方式来保证学生的出勤率。例如,在学期伊始时标定学生的位次号,且规定以后的英语课学习都按照统一的位次号来安排,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点名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整体性的了解,并且做到对每个位次的学生熟悉的程度,即可以对本班的学生进行大体的识别,这样一来,若存在旷课的学生,教师通过固定的位次号来辨别学生的出勤情况,且在可以对本班学生大体识别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对替课答到者进行系统的辨认,大大保证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因为采取固定位次的方式,教师可以减少随机抽查的次数,只需要对人数做一个大体的概括,在查明人数的情况下再对缺勤人员通过位次做系统的筛查,有效地保证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学课堂出勤率的措施,可以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制度上的定位,即在确保学生学习人数的情况下进行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在利用21世纪大学英语教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面对学生整体进行教学,争取在不缺少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大学英语课的讲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应用能力以及实战能力,实现英语学习以及日常运用的统一。
(二)建立分组,集约管理
面对学生主动性差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小组制,来对学生实现教学上的集约化管理。例如,在21世纪大学英语教材的教学中,课后有诸多讨论题目,教师可以运用小组制的特点让学生集中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在进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把讨论成果记录下来,然后组内推选出一人最后进行课上总结发言,阐述组内讨论观点,且每次发言的'人要不同,以此来推动其他学生对英语的听说能力。这样一来,通过组内讨论的方式,学生不再有时间玩手机,有效地保证了其听课效率。另外,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课下时间,分发给小组命题,促进学生课下进行组内讨论,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巩固了学生间的合作交流程度,并且在学生对英语运用的理解程度上也大有裨益。通过对学生分组制度的建立,可以对大学英语教学实现学习方法上的定位。学生不再进行枯燥的自我学习,而是在小组合作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大学英语的学习运用,大大提高了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也有巨大帮助。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学小组制的学习方法的定位,教师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能真正实现教育国际化的需要,培养了学生对英语灵活的运用能力,并且对学生日后英语学习的自主性以及多样性有了一定帮助。通过小组制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英语爱好者,在互助中学习。
(三)拓展延伸,丰富教学
针对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课外英语知识拓展延伸的方式来丰富其教学活动。例如,在21世纪大学英语教材的教学中,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有其相应的主题,教师在进行课文讲解的过程中,要对每一篇课文背后对应的文化特色进行讲解,再由其文化特色进行拓展延伸,丰富学生对英语的课外理解能力,并且对教材外的知识学生也能进行学习。另外,充分运用上述提到的小组制的特点,使得大学英语小组不仅仅具有组内讨论教师所提问题的功能,组内成员在日常英语学习中有不懂之处可以随时进行讨论,这不仅替学生梳理了知识的重点以及难点,教师的课业负担也会因此减轻,从而达到教学进度统一高效进行的目的。通过对课外英语知识的拓展延伸,可以对大学英语教学实现知识范畴的定位。大学英语考察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而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关键不仅在于对英语听说能力的运用,还在于对英语文化背景的运用。教师通过对大学英语知识的拓展延伸,大大丰富了学生课外英语知识的积累,对英语知识的范畴做了定位。另外,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理解以及活用程度对其今后个人发展尤为关键,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英语已经成为一门世界性的语言,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英语是一门课程,然而当其步入社会,英语则更是考验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基础,其中涵盖许多口语话的例子,只有通过教师在日常授课中进行拓展,学生才能对这些口语话例子进行近距离接触,从而提高学生对大学英语的活用能力。由于当今教育国际化背景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尤为显著,这就要求教师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正确找好课程的定位,在正确的角度开展大学英语的教学,增加学生对于大学英语的活用能力,并且对英语的通用性也要有一定的认知。通过解决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精确地把控大学英语教学的定位,从而对学生实现英语的细化管理,对其日后英语的学习运用以及听说能力都有一定的实战经验以及指导意义,且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也有一定的帮助,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对语言的全面运用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