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构建高效学习课堂的教学论文
现代教学所追求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枯燥而机械的讲授,将语言学科上成单纯的语法学习与词汇背诵,而是要还原语言学科的生动与活泼, 为学生创设丰富而生动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参与,在主动参与中真正地掌握这门语言,从而实现新课改所倡导的高效英语课堂教学。 那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来构建高效课堂教学,让学生展开主体参与、快乐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水平呢? 对此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何为乐之? 乐之不是被动参与,而是基于求知者本身对认知对象的一种积极认可, 从而使求知者带着强烈的学习热情与探究动机来展开主动而积极的认知活动,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来,才能真正享受英语学习所带来的乐趣, 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与运用, 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运用水平的整体提高。 要构建高效课堂,实现有效教学, 就首先要重视学生兴趣爱好的激发与培养,激起学生内心求知的热情与火种,让学生展开快乐而主动的探究。 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枯燥而单一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要精心设计导入环节,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新知的学习上来。
(一)多媒体导入
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将多媒体运用于英语教学中,可以使原本枯燥无味的英语教学更具生动性与活泼性,这更加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点,从而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学习活动中来。
(二)谈话导入
由学生所熟悉或感兴趣的话题来在师生之间展开积极的谈话, 由此引到新知的学习上来, 这样更能避免直接教学的突兀性与陌生感,能够增强教学的熟悉度与亲切感,更能拉近学生与教学的距离, 从而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三)故事导入
故事比起枯燥而单纯的讲授更有吸引力,将故事与教学结合起来,极大地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与艺术性,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听故事的愉悦氛围中自然而然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中。
二、确立师生“双主”地位,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现代教学提出,教学并不是一个知识单向地由教师传向学生的过程,而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互动学习的过程。 而在以往的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处于教与学的对立面上,教师是课堂的控制者,严格控制着课堂的教学进程与学生的学习行为,一切教学都是在教师的主观意愿下进行的,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参与、机械接受的地位。 整个教学就是教师单方面的滑稽戏。 这样的教学注定是失败的。 要构建高效课堂教学,就要改变对立的师生关系, 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确立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平等的学习主体地位,变以往知识的单向传递为多向互动,让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让学生在互动探究中提高英语整体运用水平。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并非成人的附属、教学的被动参与者与知识的机械接受者, 他们与教师有着平等的学习权。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能将学生单纯地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强行灌输语言知识给他们, 而应该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为学生的主体参与提供条件、创造机会, 让学生与教师一起以主体身份参与到英语活动中来, 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掌握所学。
(二)引导学生展开独立思考
学生的主体地位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在学生思考的独立性与积极性上。 要实现学生的互动学习, 就不能仅仅在时间上保证学生的主体参与, 我们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思考与思维,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对于静止枯燥的语言知识的内化,才能真正为我所用,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整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