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学习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驰骋想象的空间。任何一首歌曲或乐曲都是艺术家的情感产物,它通过音乐特有的方式来表现,或活泼或婉转或庄严或凄凉的情感,使人们受到美的熏陶,情感的陶冶。教师应充分挖掘音乐形象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去体验音乐中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音乐的审美实践与创造中逐步发展与丰富。由此,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首先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用爱心与激情在孩子们情感世界里播种出绚丽的彩虹。让他们带着一份真情去体验音乐,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使之产生共鸣,愉快地进行教学。
童年时,我学会了《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扣人心弦的儿歌。教会我这首歌的老师是我的爸爸。爸爸是我们四年级的音乐老师。当时,学校没有任何音乐器材,连一台录音机也没有。在唱歌之前,爸爸给我们讲了一段关于母爱的故事,说的是一位母亲为了筹备子女上学的钱,多次卖血导致卧病不起的故事。我们被故事中感人的情节感动了。爸爸以带唱的方式教我们学会了这首歌,虽然教学方式很简单,显得很枯燥,但达到“以情动声,以声带情”,爸爸怀着感恩的心把我们带到了爱的暖窝。从爸爸深情的带唱声中,我们对这首歌有了更进一步的体会。当时,爸爸眼中打转的苦涩的泪花,只有我能体会其中的点点滴滴。自此以后,我开始学会如何去理解别人,如何去关爱别人,我的同学们也跟我一样,经常说起生活中的妈妈。
没想到,同样的一幕在我的课堂上发生了。一首《爱的奉献》把我的眼泪推向悬崖。那一刻,课堂格外安静,孩子们的情感完全被我的感情牵引着,连平时爱在课堂上捣蛋的学生也一个劲地深情地望着我,也许他们也能体会到了爱的价值了。是的,爱是一个永恒的故事,只有开始,没有结束;爱是一根接力棒,他传给你,你传给我。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导航,我们只有把爱一代一代传下去,用爱的魅力感染学生,完成“治人先治学”的使命。
情感教育是人格教育的核心,音乐就是情感的艺术。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塑造孩子美好心灵,在实践中加深情感体验,进而产生对音乐的共鸣,使其灵魂得以净化、情感得以升华,最终实现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新课堂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教学,不仅应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方法,更应使学生人文素养得到提高,应从生命教育的高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认知情趣,这样的课堂才能放飞学生的个性,这样的课堂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
【摘要】在初中教育阶段,随着学习任务的日益增加和愈加繁重,倾听音乐成为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之余的一种减压方式,不仅可缓解学习压力,还能够使其保持愉悦轻松的心情。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部分教师为改善教学质量都在积极尝试引入流行音乐,且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笔者通过对初中音乐教学怎么引入流行音乐作探讨,并列出一些科学有效的举措。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流行音乐;引入
音乐教学在初中教育体系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音乐教学水平与质量不仅影响学生的音乐水平,还关系到他们未来对音乐的热爱与追求,这是广大初中音乐教育者所面临的重要教学任务。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教师可组织学生对流行音乐进行合理品味和欣赏,不仅能够拓展教学范围,还与他们的身心特点相吻合,更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一、引入教育意义类流行音乐升华教学效果
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引入流行音乐,教师应始终明确引入流行音乐的目的是为教学提供服务,不能脱离教育范围,要注重流行音乐的主题和宣扬理念。所以,初中音乐教师可引入教育意义较强的流行音乐,让学生在倾听和赏析时能够体会到流行音乐中的教育意义,对自己的内心所触动和感悟,使其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能够在思想意识上有所转变,达到陶冶情操和熏陶情感的教学目的,从而升华音乐教学效果。举个例子,在《七子之歌——澳门》教学实践中,歌曲内容是作者用小孩子的口吻哭诉他们被迫离开母亲的怀抱,受尽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渴望重回母亲怀抱的强烈感情。教师可以爱国为主题引入几首具有爱国情感的流行歌曲,像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刘德华的《中国人》、屠洪纲的《精忠报国》和谢霆锋的《黄种人》等等,这些流行音乐慷概激昂、节奏酣畅淋漓,散发着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通过聆听产生教育意义。如此,教师将教材中的歌曲与流行音乐相整合,引领学生结合这首歌曲创作背景,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深入体会歌曲中蕴涵的爱国情感,从而深化他们对祖国母亲内涵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