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化学论文
5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 QQ: 3346581880

 
 
 三、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功能的实验教学策略研究(一)、要有新的化学实验教学管理??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不高是客观事实。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虽然很多,但实验教学管理的薄弱是一个重要原因。新课程实施后所谓的“质量”已不再是纸笔测试的成绩,而是指学生的整体素质,对于化学实验教学来说,“高质量”就是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这也是新课程的理念。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呢?除了教材改变外,具体我们该怎样做呢?化学课程标准与新教材可以给我们启示: ?1、确立实验教学的目标??按课程标准的要求,实验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技能目标。知识目标是指学生今后继续学习所必须的化学基础知识;能力目标是指学生提出问题、选择和明确课题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不善于提出问题和捕捉问题的人,就无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技能目标是指实验的操作技能。传统实验教学主要关注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而对能力目标的关注不够,这与教师观念中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等同于能力目标有关。管好实验教学目标,就要把实验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技能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思考、分析的空间,让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里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如,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的实验,其基本原理是可燃物在氧气中能燃烧生成含氧化合物,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很多,各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教师如能引导学生分析各方法的优劣,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将大有益处。2、重视实验教学的过程??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一般按“实验、问题、讨论、结论”或“问题、讨论、实验、结论”的程序进行。如:上教版新课程教材在“活动与探究”中研究铁生锈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采用的就是前一种过程。当然,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两种方式究竟哪一种更合适,要根据具体问题来确定。事实上在实验教学中,实验目的越简约,限制越少,学生越会提出不同的实验设想,有的方案甚至超出教师的预料,此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标新立异。他们的设想有对有错、有简有繁,那都是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果,即使是错误的,也有其不同寻常的意义,所以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象“淘金者”那样耐心细致地去披沙拣金,珍惜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只要可行就应采用之。我们关注实验的过程往往比结果更有意义。 3、明确实验教师的定位??传统的“教师中心论”反映到实验教学中来,是多数教师认为:教师是实验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管好了纪律,实验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师在实验课前和实验课上不惜花费大量时间,设计本该让学生自己完成的实验步骤、顺序,使学生成了教师教鞭下的“陀螺”,从而束缚扼杀了学生的尝试欲望,使得学生服从意识有余,创新意识不足。化学新课程主张“教”要服从于“学”,“教”要为“学”服务,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化学教学的根本宗旨。这一理念必然要求教师要从“权威”、“主宰”的神坛走下来,要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已的行为,找到自己的位置。根据新课程精神,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放手让学生参与,认真听取学生的分析、建议,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真正把教师由实验教学的管理者、监督者变成实验的引导者和参与者、促进者,教师要不断提供信息、点拨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疑难或疏漏之处,始终起着指导、促进的作用。让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人,学生能自主完成的,教师决不越俎代庖,对学生的不同见解,不同实验方案,只要能达到实验目的,都应该给予充分鼓励和肯定,即使是错误的,也要帮助其分析错误原因,以免挫伤学生的主动性。教师要倡导体验性,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正如《学会生存》一书中阐述的:“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的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除了他们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5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