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生物工程
6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QQ:3346581880

  到了近代之后,西医在中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是当时社会环境所需要的。而西方的生物化学在也得到了长远的发展,对于后世生物化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同时还促进了医学体系的形成。下面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一、早期的生物化学教学和研究活动

  1915年前后,有些教会医学校开始在有关课程中粗略地兼授一些生化知识,尚无单独的生化课程。1917年,湖南湘雅医学院出现正式教授的生化课。1919年协和医学院将生理学、生理化学和药理学组合成为一个系,由伊博恩负责,开始给本科生讲授生化课。1921年,吴宪由美回国到协和工作,与Embrey和汪善英一起担任生理化学的教学工作。1923年,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成立生理-生理化学科,当时同济大学医学院生理生化内容仍是合在一起讲授的。在此前后华西大学医牙学院也在生理学中介绍有关生化知识,同时还讲授生化临床检验。齐鲁大学医学院在相关课程中也讲授一些生化知识。总之,在1924年之前。我国的生化科学刚刚传入,生化教学处于探索、准备阶段。

  在这段时间内,国内也开展零星、初步的生化研究工作,主要限于食品的分析方面,如对皮蛋、荔枝、牛奶产品、大豆营养价值的研究等。

  二、生物化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1924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成立生物化学系,吴宪任系主任。吴宪为发展我国的生物化学事业,一方面广为网罗人才,吸收了从美国留学归来的生化专家林国镐、周田、张昌颖等参加他主持的生化系,另一方面努力培养国内的年轻生物化学工作者。协和生化系成为当时国内生化教学和研究的中心,对我国医学院校生物化学教学内容的改进、生化研究的深入和扩展以及生化人才的培养都起了带头作用,也标志着我国生物化学学科的形成。

  1925年以后,随着国内医学教育事业和生物科学研究机构的逐渐发展和国外留学专家的归来,我国生物化学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首先,国内许多医学院校相继成立了生物化学系(科);其次,各医学院校的生化教学水平有了普遍提高,理论课与实验课的内容基本上已接近当时美国的水平;再次,许多生物科学和医学研究机构开始了多方面的生化研究工作,发表了许多研究论文和报告,取得了一些成就。

  1931年,吴宪等在进行了一系列有关蛋白质变性研究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研究了影响蛋白质变性的因素及蛋白质变性的生化特性,提出了蛋白质变性学说。吴宪的学说至今仍为生化教科书所采用。吴宪是我国生物化学的奠人之一,也是国际生化某些领域的开创者,他与Folin建立的血液系统分析法为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手段,在国际上被广泛采用,为现代临床化学奠定了基础。

  本世纪前40年是维生素研究的高潮时代,我国许多生化工作者对维生素的研究也很活跃,主要集中在分析各种食物和药物中维生素的分布和含量上,王应睐、侯祥川、张昌颖等对维生素测定分析的方法也有研究和改进。这段时间里,国内生化研究的另一个重点是食物化学和营养化学,我国学者在这一领城里做了大量的工作,有大量研究成果和论文发表。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蛋白质在营养上的重要地位被认识的更加清楚,我国学者非常重视这方面的成就,并结合我国国情,对食物构成和膳食习惯等开展了许多研究工作。万昕、吴宪等对素膳的营养价值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他们观察了纯素膳与荤索杂膳对大鼠生长、生殖、基础代谢、抗病力及寿命的影响,证明素膳的营养价值略逊于荤素杂膳,对我国人民传统的饮食习惯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营养缺乏性疾病是本世纪初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我国学者在这一领域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侯祥川对维生素A、D缺乏与疾病的关系(1929~1930),吴鼎与诸福棠研究了儿童和成人维生素A含量与疾病的关系(1940),还有苏祖斐、杨爱德及侯祥川、杨恩孚等对维生素B缺乏病的研究,张昌颖、陈同度等对维生素D缺乏的研究等。

  三、抗日战争时期及抗战以后的`生物化学

  1937年芦沟桥事变之后,接近战区的政府所属教育和科研机构纷纷内迁。暂时留在原址的英美资助的教育、科研单位也随着战争的发展相继被迫停办。珍珠港事件之前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吴宪、周田等对抗体的分离、提取、抗体的化学本质、分布及补体各方面都开展了一些研究,为我国免疫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上海雷氏德医学研究所的侯祥川、倪章琪等继续进行维生素与疾病的研究。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协和医学院与燕京大学被日军封闭,随之雷氏德研究所等机构也被日军占领,至此沦陷区的生物化学和研究工作被迫中断。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