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互动交流,拓展延伸
课后教师将适合泛在学习的文本、视频、音频等多种资料通过微信的群发功能推送给学生,学生利用手机或平板电脑安装的浏览软件可以随时对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进行浏览,对所学知识及时反思和总结。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为学生提供学习研讨、辅导答疑、在线指导、作业发布等服务,使他们的学习疑惑能够在师生间得以及时的沟通和交流[8]。另外,学生还可以将自主搜索选择的学习内容、收获、感悟等分享到个人微信朋友圈中,通过回复、点赞和评价功能进行师生、生生评价,促进学习共同体的构成。
3、实施泛在学习教学模式的反思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泛在学习模式可以使学生根据个人需求,利用信息手段主动探索、自主学习,能够不断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仅培养和维持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还促使他们能够利用泛在学习资源,亲身体验、探究有关化学原理和规律的乐趣。但开放的网络环境和学生的自我控制力,给课堂教学的组织和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需要进一步探索、有效克服。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依赖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合理设计、整体安排,对学生的悉心指导、互动交流,更有赖于学生的积极配合。微信公众平台为辅助课堂教学提供了更为方便的资源环境,而这不仅需要终端设施普及、数字化校园建设和多种方式互联网的全覆盖支持,更需要管理者对平台的精细加工和维护,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参与其中。互联网泛在学习资源日益丰富,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课堂教学不能只传授学科知识,更应该教会学生掌握现代通信技术,并能有效利用泛网。总之,泛在学习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目标是创建让学生随时随地利用任何泛在终端设备进行学习的资源环境,尽管其实施过程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但其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及提高学习效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更有利于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双重发展。
参考文献
[1]夏云,李盛聪.近年我国泛在学习文献的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2(5):36
摘要:
有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多,它的理论内容不仅繁多,还具有鲜明的学科性。在有机化学中,酸碱理论反应拥有非常高的地位。在生活中到处可见化学的影子,化学很重要,我们有必要对它进行研究和分析。本文是专门研究和分析酸碱理论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希望给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
酸碱理论;有机化学;催化剂;应用
从某种程度上说,无论是自由基反应,还是协同反应,都可以看成酸碱反应。除此之外,还有部分的衍生反应也同样是酸碱反应的一种类型。它包括很多种类型的反应。由此可见,酸碱理论在有机化学方面都有所体现,同样在很多的理论中也适用于有机化学方面的生产,这可以为有机生产方面起到重要依据。
1、酸碱理论的发展史
早在1884年的时候,著名瑞典籍化学家S.Arrhenius根据电解质理论原理,第一次系统的定义了酸和碱,在那个年代里,科学技术不是很发达,但是,在科学领域里,往往有超乎意料的人才,正是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钻研,为之后的酸碱电子理论奠定了基础。
1.1Brnsted-Lowry酸碱理论
有一个名字叫布仑斯惕-劳里理论,简称质子论。早在1923年,由著名的布仑斯惕和劳里两个人提出,他们两个人在酸碱理论领域的付出是值得肯定的。内容中提到只要能够提供出质子H+的物质大多数都是酸,与此同时我们可以发现,任何可以结合氢离子的都是碱。CL→H++Cl-酸碱氨气等与质子结合后均生成的氨根离子称为共轭酸[1]。质子酸的酸性强弱和质子的能力强弱有关,与共轭碱的碱性也就有着直接的联系。
1.2软硬酸碱原理
软硬酸碱原理所指的就是硬酸优先与硬碱结合,软酸优先与软碱结合。那么,这两个酸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联系呢?硬酸与硬碱,或软酸与软碱能够形成稳定的化合物,且反应速率大;硬酸与软碱,或软酸与硬碱形成的化合物(络合物)比较不稳定,且反应速率小;交界酸碱不论是硬还是软均能反应,所形成的化合物(络合物)的稳定性差别不大,且反应速率适中。这一原理是基于酸碱电子理论产生的,是对酸碱电子理论更加深入的,具体的研究分析[2]。同样这一理论在生活中也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