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政策因素。所谓政策因素,主要是指与房地产业有关的财政政策,尤其是敏感程度较大的货币政策、经济体制、产业政策以及经济制度的改革、区域发展政策和政府发展政策等,同时,这些政策因素也是国家和政府对房地产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通过这些政策措施,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各方面的调控,进而影响到房地产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从某种角度上讲,房地产经济的增长与宏观经济的增长一样,两者都不是以平稳的方式增长,都具有很大的波动性,但是从长期发展来看,房地产经济还是呈现向上增长的趋势,这种趋势随着相关因素的影响上下起伏,控制着房地产经济的运行状态。为此,为了保证房地产经济的相对稳定,以下提出了控制房地产经波动的有效对策,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规范土地市场。控制房地产经济波动,必须要规范土地市场的管理,具体可以从下方面人手:
首先,强化土地批租管理,要全面采取总量控制,统一规范土地的管理权,确立严格的行政划拨用地审批制度;其次,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根据协议规定的具体内容,规范土地的招标拍卖转变途径和流程,从根本上实现我国土地转让的招投标的市场化,减少行政干预,改善土地管理现状;第三,要强化政府的土地供给能力的同时,必须要进一步实现我国土地转让市场的开放化管理,优化土地使用权,利用市场机制下的调控手段,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与重组;另外,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确立新型土地供应机制,从而有效地规范我国土地的出让行为。
2、调整房地产投资政策。要制定长远的适合于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的投资政策,对于正常的政策制度,即便是造成了短期内的经济下滑,抑制了经济发展,也应该采用有效的辅导方法和手段,坚持贯彻执行。对于失控和不当的经济政策,必须要采用有效措施及时纠正和制止,尽可能地保证房地产经济的平稳发展。
另外,要根据我国现行的房地产经济发展状况,采用有效的房地产投资政策,调整房地产经济状况,保证房地产经济的平稳、健康、持续发展。在制定和出台相关的投资政策时,需要注意以下相关问题:
(1)要明确投资主体,做到产权分明、职责清晰、规避风险的发生,有效地控制房地产经济周期的变化;
(2)要密切关注房地产经济的规模变化,确保固定资产投资与规模发展相适应,确保投资的合理化;
(3)明确市场定位,重视市场调查,在明确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使得市场投资更为理性化。
3、完善开发金融制度。在房地产经济发展中,必须要完善现有的房地产金融制度,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要构建完善的多元化房地产融资体系,如房地产信托、商业银行贷款、市场直接融资以及产业基金等,
(2)完善多元化的住房融资渠道,目前主要的融资渠道有政府优惠政策、商业按揭贷款、住房合作基金等;
(3)建立完善的金融管理制度,要求房地产要积极探索发展出路,既要考虑到整个金融体系的构建,也要考虑到制度方面的建设,从而为融资创造一个创新环境。
二、总结
总而言之,对房地产经济波动因素进行分析,不仅有利于对房地产经济发展及其运行规律的把握,而且通过对其发展异常波动的分析,制定出科学有效的针对性措施,加强房地产经济的宏观调控,有利更好地实现房地产的深化改革,推进房地产经济改革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