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教学理念的差异 以往旧模式的师承教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应诊,只要学生有能力有自信处理好病患获得良好的疗效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由于老师的学医经历不同,所处地域有别,临床接触病种各异,加之学术观点各见山水,一师一徒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显得知识面不宽,常常有门户之见,甚或谬误相传。"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张仲景早已为中医师承制定了教育方针。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现今的师承教育的目的除了教会学生如何应诊之外,还要求将学生培养成学科带头人之类的高层次人才,这就需要导师拥有更为开放的教学理念。近年来,以培养高层次中医学术人才为目标的师承教育计划(包括研究生教学)中,都要求导师采用教学团队的形式,这一形式经过不断的摸索后进一步地发展成为打破学科和地域限制的开放式团队模式,为了中医的发展,同行之间的竞争转化成了合作,对高级人才的培养已经在校门之间、乃至国门之间穿越,这一教学模式和理念在科研型师承教学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2现代中医师承模式的需要有组织的更开放的模式
2.1有组织地进行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习班形式的师承模式 近年来,国家中医管理局组织了多批次的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班,在全国范围内选拔高学历的临床资深中医师进行专项培养,打破了原有内外伤妇儿的分科界限,由全国知名的名老中医师统一授课,进行理论及临床学术的统一培养,培养出了一大批高层次高素质的中医青年专家。当然,这类师承模式的开展必须要以每一位导师能愿意接受这种开放性的教育理念为前提,这种打破门户间壁垒的理念对于旧模式的中医师承教育来说绝对是不可能接受的。但在笔者所接受的师承班教学中,每一位导师分别做了充分的准备给我们全体学员上大课,都把自己从医数10年的临床经验倾囊相授,认真仔细回答每位学员的提问。每位导师还鼓励各自的学生与同学间更多的交流学习,摒除学科或医院地区之间的隔阂,促使每位学员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就是这种无私的精神促使现代中医的不断开放与进步,也就是这种精神促进了很多年青中医人才的快速成熟与发展。
2.2建立在网络平台的更开放的中医师承教学模式的思考 目前由于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班的入门要求较高,且考虑到老专家们的健康因素,跟师学习的机会有限,更多有需要的临床年青中医师难以进入这类高级别的学术培养模式,因此,为了现代中医临床医师专业能力的整体飞速发展,笔者设想:由中医管理机构统一建立并规范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网站,将具有特色的老专家的查房、门诊等文字影像记录资料上传于网络,供国内外中西医临床医师及爱好者观摩学习,也可以通过这些具体而实在的案例进行线上讨论交流与提问,由名老中医的学生们在网上进行答疑或会诊等。一旦建立了这种更开放的师承模式,将会有更多的中医临床医师受到专业学术教育,也将能更好更广泛地推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当然,将有更多的病患受到惠及。
3结论
以上是笔者对于现代中医学教育中师承教育模式的思考。师承教育具有很多特点,如能培养出扎实的中医基础知识、发挥师徒双方的主动积极性、便于学习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理论联系实践、培养较强临床能力、重视医德和文化学习等优点。其主要的优势就是能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和教学,让不同风格的学生走不同的成长道路,这也是公认为师承教育较医学院课堂教育的最为突出的优势,值得我们不断地推广及深入思考如何进一步地加强新时期师承教育的效能。因此,为了能不断地培养出具有良好医德医风以及高超临床医学技能的中医接班人,我们各位中医同仁都应该重视新时期现代化中医的师承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自立,刘国安.浅谈中医的师承教育.甘肃中医,20xx,21(1):38-39.
[2] 曹丽娟. 高等中医院校传统型人才的培养[J]. 亚太传统医药, 20xx,4(2):89.
[3] 邓华亮,田思胜.师承制教育模式内涵的探索[J]. 山东中医杂志,20xx,23(3):186.
[4] 丛林.一代名医成才的基本经验[J].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xx,26(6):402.
[5] 黄利兴,刘英锋,查青林等.当代百名名老中医成才之路调查[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xx,19(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