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改实践的体会论文
问渠哪得清几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历史课改实践的体会
在新课标“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理念指导下,历史教学正在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尝试建立新的符合课标要求的历史教学模式。在两个月的教学实践中,我得到了锻炼的机会,不再只限于学生时代的理论性认识,而能够从实践中提高对课改的认识,从实际操作中加深对课改的理解。
“让学生不再重温我学生时代上课被‘满堂灌’的痛苦经历。”我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着,尝试着新的教学方法,经过这段时间的实验,有了一些收获和体会,也遇到了一些疑惑和困难。在此,特将本人前阶段的新课改教学情况做一番总结:
首先讲讲我的体会,我认为新课改应注重课堂教学的三个方面:
第一、设计新颖的导入方法可以激发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不拘一格、因课而异、利用悬念或借助音像作品设计导入,在寥寥数语中迅速占领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历史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导入新颖有趣,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在头脑中产生一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的疑问,从而使其有听课的欲望。长期下去,兴趣就慢慢培养出来了。在《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课中,我以IQ题开始这节课:“世上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人有男有女,是先有男还是先有女?”由此自然引出“事实上人类的起源”。IQ题是学生很感兴趣的,一下子就把气氛调动起来了,而且也激起他们探究人类起源的欲望。在《中华文化的勃兴》导入,我采用了猜字游戏,让学生猜猜我写在黑板上的字对应的是汉字中的什么字:日、月、牛、羊、人、上、下(甲骨文写法),学生反应热烈,对明白这是什么字表现出强烈的欲望,我由此引入甲骨文的学习内容。还有很多方法我都未尝试过,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探索,力求有更新颖实用的导入方法。
第二、开展课堂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探究能力。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活动与探究来获取知识,学生缺少根据自己理解发表意见看法的机会,久而久之就扼杀了学生发言的欲望与胆量。新课标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探究、实践能力,而在历史课上开展“课堂讨论”正符合了这点要求。在《中华文化的勃兴》一课中,我设计了这样的思考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诸子百家的学说中,你支持哪一家的说法?假如你是班主任,你会采用哪一种学说来管理班级呢?”通过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从实际的运用中更好的理解诸子百家的学说,还让学生尝试当当班级的主人,从中体会到班主任的辛苦,培养对班级的责任感。在《 “秦王扫六合” 》此课的教学总结时,我让学生先讨论:“秦始皇采取的措施中,你认为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为什么?”而后再引入更深层次的讨论:“秦朝在中国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通过讨论这些问题,让学生重新回顾本课学习的内容,并在脑海中有个初步的评价,培养判断能力,由学生自己总结。学生的想法有时会出乎我的预料,如有的学生认为“焚书坑儒”做法是对的,即使是他,也会这么做,因为这样才能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先不论他这种分析对与否,首先应该肯定和赞扬的是他积极思考和勇于发表看法的精神。
第三、尝试让学生自主提问,这样可以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培养质疑思维和释疑能力。以往的教学只会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引去接受知识,课后按照笔记去备书,根本没有机会和时间让他们自己思考“真的是这样吗?”、或是让他们问一问“这是怎么回事?”而现在的历史教学提倡让学生主动问问题,我在《大变革的时代》一课中,尝试让学生自主提问,他们提出这样的问题:“农具”有哪些?“徭役”是指什么?商鞅后来怎么会有这样的下场?“车裂”指的是什么?……我惊讶于学生原来有这么多的疑问,平时总是上完课就算,以为让学生理解了课本知识就是解疑,事实上根本不是这样,课本的`知识毕竟有限,学生有很多的问题在课本中得不到解答,如果没有给他们提出来的机会,那么慢慢的,学生会认为即使有疑问也没答案,也就懒得去想了。这是危险的,会严重扼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多留出时间让学生提问,并有其他学生一起来解决,达到培养学生质疑、解疑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