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人力资源
16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QQ:3346581880

  2.3 培养体系不完善,教育模式陈旧化尽管产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已被广泛提倡,但没有真正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还是沿用传统的普通师范教育的模式,重视理论课程而轻视实践课程的教学。长期以来我国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是分开的,由师范院校承担职前培养,教育学院、进修学校开展职后培训,且承担的主要是从事普通教育师资的培养与培训。而黑龙江甚至全国都还没有专门培养从事职业教育教师的体系。以学历教育为主的普通高校,注重的是教师基本素质培养,难以顾及职业能力。职业教育教师除了理论学习外,强调的是职业技能,而职业技能的培养只有与企业和行业相结合,通过生产实际的技能操作和培训,才能获得。目前,国内计算机专业教师师资培训中,承担培训的主体仍然是高等院校或教育机构,很少有企业的参与。教师的培训重在“训”,着重于专业实践技能和技术的更新与提高。完成这一任务的理想措施是学校与企业实施产学合作,将培训的场所放在企业生产、管理、建设的第一线。这种学校化的师资培训模式,不仅影响了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而且影响了教育与社会的联系和沟通。培养体系不完善,教育模式陈旧化的倾向背离了应用型教育院校强化应用的本质,不符合计算机专业“双师型”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

  3、提高“双师型”教师能力和素质的主要措施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要对现有教师进行职业培训; 二要从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科研第一线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员; 三要制定利于教师向“双师”方向发展的政策措施。

  3.1 建立优良的兼职教师队伍, 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必要手段积极引进相关企、事业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 他们可以给学校带来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他们在和学校教师共同进行教学活动中, 可以促进学校教师向“双师型”转化。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改善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结构, 以适应人才培养要求,这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来说, 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任务。

  3.2 创新激励机制, 完善评价制度,是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第一,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列入学校教育发展总体规划, 建立继续教育的培训制度, 根据教师的年龄、学历、经历制定出具体的培训计划。第二,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强调理论适度、够用,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特别是像计算机这样的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强弱直接影响他将来在工作中的发展。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双师型”教师的特殊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该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特殊的培养目标,制定一套专门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发展的教师职称评审标准, 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即把技能考核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职称评审的主要指标,适当降低学术要求,真正体现高等教育对“双师型”教师的素质要求。第三,应制定“双师型”教师的奖励政策,设立“双师型”教师工资、职称、住房、补贴等激励机制, 使“双师型”教师在晋升职称、出国培训、工资津贴、住房等福利方面享有相对优厚的待遇,以保证“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稳定,促使更多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知识型员工激励策略的探索和研究 篇6

  本文就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改革的关系,提出了“学校体育要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身心素质作为根本目的,要把终身体育教育作为重要的目标在学校体育中植根”,并且要求广大体育教师应当有超前意识,从长远需要出发,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为终身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研究目的

  在分析学校素质教育的任务与体育教学改革的本质中,深入研究体育教学改革与学校素质教育的关系,为培养中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增强中学生身心健康和优化体育课的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方法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4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