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国现阶段的初中物理实验器材的确是有限的,因此,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自己制作实验仪器,例如,实验中的放大镜、天平、游标卡尺、气压计都可以自己进行制作。虽然,这些自制的实验仪器不能投入实验中,但就从外观结构来看,它们与实物都还是大致一致的。在一部分的演示类的实验中,学生可以用自己自制的仪器进行实验,同时用标准的仪器进行实验,把两者进行对比,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出自制仪器不能使用的根本原因以及与标准仪器的差距,并进行改进,在不断改进中进步,在一些精确度要求不高的实验中可以运用自制的实验仪器进行实验。这样可以调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同时在使用他们自己制作的仪器会增加他们的自豪感,这样他们会对实验更加的热情,教学效果也会变得显著。
就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来说,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宰,因此物理实验教师应该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实验素养,更何况物理本就是一门需要不断探索的学科,因此,教师的表现是整个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实验教师应该将实验的设计、实验原理、实验内容以及步骤等熟记于心,在进行上课之前,教师自己也应以身作则,做一遍实验,将实验原理弄清楚,以及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状况进行总结,对实验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找出实验值和理论值的差距所在,并研究出现这种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只有教师自己对实验掌握的透彻了,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同时,教师应该多去参加一些与其他学习教师的讨论,多去听一些专业物理实验的讲座,这样更有助于提升教师的实验素养,从而能够更好的去指导学生。
四、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在实验中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在教学改进的过程中联系学生学习的情况,找到最适合学习的实验方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物理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来说,是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在兴趣中学习知识,这样,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要仅仅围绕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这一宗旨展开,改变传统应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本文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评价,教学模式、教学技能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
关键词:高等学校;双创;创新能力
一、重塑大学物理实验教育目标体系
当前我国大学物理实验创新能力教育目标主要存在阐述模糊,缺乏可操作性的问题。要明晰创新能力教育目标,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主要包含知识结构与认知能力、创新思维、创新人格等要素。其中,知识结构与认知能力是创新的基础。创新需要的是富有活力的知识,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被快速而有效提取,并创造性地使用高质量的知识。而创新思维是发现新问题、形成新想法的认知加工过程。创新人格是创新行为的动力系统,主要表现为: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勇于探索;求知欲旺盛,知识面广;人格独立,不从众,不轻信;专注力强,不易受周围干扰。因此,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目标体系中应从知识与认知能力,创新思维,创新人格这三个方面分层次具体阐述创新能力教育目标。
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作为社会选拔优秀人才的手段,体现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另外,教学评价还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教师和学生会根据教学评价标准,调整自己的教学和学习活动的方向。传统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内容上以客观题为主,强调答案规范化、标准化,缺少主观试题,没有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不利于发散思维和批判思维的培养;方式上缺乏多样性,多以笔试为主,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实验原理和方法的掌握情况,忽视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评价。传统评价方式多以卷面成绩来评价学生,忽视综合能力导向的教育目标设置,直接导致学生过分关注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实验结论正确与否,整个实验过程只是机械地按照书上的步骤操作,缺少怀疑和探索精神,课堂参与度不高,阻碍了学生创新性的发展。“双创”社会背景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评价,一要进行终结性评价,笔试要加大主观试题的比重,不完全以标准答案评价学生,同时还要增加“操作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动手能力;二要进行过程性评价,把学生在平时实验课堂上的行为表现(例如是否提出新的实验方法,是否质疑实验理论或结论,是否设计实验改进方案,甚至是否爱护仪器,是否有良好的实验素养等)纳入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并进行细化,形成易于操作和把握的具体指导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