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建议实施对策
医院管理者应积极探索提高护士应对能力的措施。(1)医院应加大投入,改善环境,创建温馨、和谐、互助的医院环境。护理管理者要重视压力给护士身心健康造成的影响,多与护士的沟通,耐心地倾听护士的心声和建议。(2)适当开展一些应对压力讲座,组织文体活动,提供宣泄情感的场所。(3)管理部门应该根据护理人员的特点,制订更加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办法,合理、有效地使用人力资源,建立真正发挥不同层次护理人员作用的机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放宽护士晋升条件,提高护士福利待遇和工作补贴,为护士多创造进修深造的机会,增加护士编制[3]。(4)建立有效可行的社会支持系统缓解护士压力,帮助护士不断学习,实现自我价值,从物质及精神两方面满足其需求,并合理科学排班,简化规范护理记录表格,达到省时、省力、减轻工作压力,又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5)护士的直接领导是护士长,护士长通过合作、同情、目标设定等支持性行为,会对护士的职业发展、工作本身产生显著影响。护士长的支持行为产生的效应,正好与有效的护士激励因素相对应。这说明护士长支持因素能满足护士内在的需要,鼓舞士气使护士有热情投入工作,在工作中发挥个人潜能。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眼科门诊的应用。[方法]通过加强文件精神学习、进行礼仪培训、改善就诊流程和自身管理,进行延伸服务等措施,改善眼科门诊病人就诊体验。[结果]杜绝了护理不良事件,提高病人满意度。[结论]眼科门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提高病人满意度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眼科门诊;优质护理;延伸服务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医疗市场的不断完善,使医院管理者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是医院立足市场的重要措施之一[1]。我院为全国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眼科门诊作为专科门诊根据优质护理的要求和自身特点,开展了一系列优质护理实践。现介绍如下。
1基本资料
我院眼科共有诊间及诊位11个,其中专家门诊7个诊间,普通门诊4个独立诊位,全年门诊量11万余人次,平均每天500人次,高峰期可达700人次。平均每年眼压测量48000余人次,各项治疗及护理配合约20000余人次;眼底造影及激光治疗6000余人次。
2优质护理措施
2.1加强动员
护理部、门诊部及科室护理组多次组织学习,明确优质护理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做到人人知晓,个个参与。
2.2规范礼仪服务
门诊部制定礼仪服务规范,开展礼仪培训及竞赛,规范门诊护理人员的语言及待人接物的标准,模拟门诊工作中的各种场景及解决方法,纳入平时考核,定期检查及强化。
2.3根据专科特点,采取各项措施,改进就诊流程,改善病人的就诊体验
①设立及规范各种标识。由于专科就诊流程较复杂,我们制作了眼科病人就诊流程易拉宝,放置在诊区入口,标明步骤,方便病人了解就诊流程;诊间和检查室门上统一制作了就诊注意事项,方便病人就诊和检查治疗。②由于专科特点,几乎所有检查治疗都在科内完成。为了方便病人,我们制作了眼科门诊布局图和就诊流程图,分为正反两面,合二为一,以图片形式介绍就诊流程,用不同色彩标注看诊及检查治疗的位置和房间号码,需要预约的项目等,发放给初诊病人,以便病人了解就诊程序,避免反复寻找和询问,为病人节约就诊时间。该图为卡片形式,可以反复使用,在方便病人的同时节约了成本。③根据病人病情制定最佳检查顺序,防止各项检查相互干扰和影响,如视野检查和散瞳等,方便病人检查治疗,节约病人就诊时间。④为复诊病人开展先检查治疗后缴费服务。眼科有很多老病人为定期检查治疗病人,比如青光眼病人需要长期测量眼压、倒睫病人定期拔除倒睫等,我们在了解病情的情况下,先检查治疗后缴费服务,加强了护患之间的信任,和谐了护患关系。
2.4加强诊间规范化管理,强化管理细节,提高服务水平
2.4.1规范仪器设备的管理①护士长登记固定资产编号,每个诊间配备1张电脑桌和1张办公桌,面对面放置,根据医生诊疗流程和习惯,电脑、打印机、裂隙灯、眼底镜、台灯放于固定位置,有固定电源,每天开诊前检查性能,开启到位,方便医生使用。②医生的座椅为可调节转椅,方便医生体位转换,提高工作效率;配备病人座椅2张,陪客座椅1张,数量明确,便于清点管理。2.4.2规范诊间物品管理2.4.2.1规范物品数量询问统计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的需求及门诊量,定量供应每天使用物品药品,包括抗生素眼药水1瓶,棉签1包,5片单个包装无菌纱布1包,荧光素钠染色条2盒,以免造成浪费。2.4.2.2规范物品放置的位置利用规格为15cm×18cm×15cm的三层塑料抽屉柜,放于裂隙灯台面左侧,用双面胶固定,用于物品放置。第一层放置无菌纱布、棉签、荧光素钠染色试纸、无菌注射针头等无菌物品;第二层放抗生素眼药水、散瞳药、表麻药、粘弹剂等药品;第三层放置文具,使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类放置,寻找方便;此柜还起到医生检查时支撑手臂的作用,一物两用,受到医生欢迎;裂隙灯台面右边放置弯盘,用于放污染物品,诊间配备医疗垃圾桶随时倾倒。2.4.3规范诊间感染管理每天护士诊间巡回,添加各种物品药品。每天更换无菌物品,每周更换眼药水、手消毒液,诊间配备洗手设备及擦手物品。2.4.4规范诊间安全管理电脑用链条锁固定,每天门诊结束,及时关闭仪器设备电源及诊室门窗,检查桌椅板凳,每月安全检查并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