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职数学课程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1)数学课程安排问题。
中职院校近年来为了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不断实行2+1的办学模式,即在两年的在线学习和专业技能,第三年到具体的岗位进行顶岗实习。在校的两年内职业学校主要是为了培养操作性的人才,所以教学方面大部分是以专业课为主,基础课程的课时占比相对来说较低。在实际的基础课程的数学课程安排中缺少了课时的导入,使很多学生缺乏了学习的动力,并且很多学生们由于参与数学课程学习时间较少,短时间内难以取得学习成效。
(2)中职数学教材问题。
中职学校大纲明确要注意教材内容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的衔接,做好知识的整合和内容的选择,突出专业的特色,以便能够贴合学生的实际。为促进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课程的开设要从学生的认知和规律出发,体现数学的`概念,结论的形成。课程的开始要从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的原则,运用多种形式来呈现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知识素材。现如今大部分的中职院校的数学课程开展始终是以传统的理论课程为主,缺少和专业课程的结合,使学生们感受不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现如今普遍使用的中职数学教材,缺少了对于初中内容的复习课程的定位和中职学生的实际学习存在差距,课程开设的内容缺少一些有趣和实用性的内容,不利于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升。
(3)中职数学教学问题
①教学观念落后。当前部分中职老师大部分的课业较为繁重,除了担任数学课堂教师之外,还要担任其他的工作,包括继续教育、职业培训等等,缺少对数学课程数学方法的科学研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模式,缺少对学生们学习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很多教师认为数学就是学会做题,因此数学教学就围绕了例题练习等模式,这是对学生的学习的一种误解,认为只要学好数学就是多背例题、多做练习。甚至有部分教师认为只有记住了数学公式,才能更好的解题,这就导致教学过程中缺少对于公式推理的认识。
②数学与专业课程相脱节,未能服务于专业课。部分的中职课程开设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不喜欢数学,对于数学不感兴趣,甚至有些学生认为教师上数学课就是为了让他们做数学题,这与职业教育本身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原则相违背。如果数学课的开展不能做到学以致用的话,就会导致学生们对学习产生厌学的情绪。现阶段有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中职课程的数学课开设与专业课程相脱节,并不能和专业很好的联系在一起,所以缺少了对于数学课程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可联合实际,导入专业课程的相关案例和数学情景作为教学素材,来引导学生们学习数学,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
③课程的目标定位和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有所脱节。现如今中职院校的数学教学目标是在初中数学基础上,结合学生们所需要学的代数、三角几何、统计等相应的基础知识来开展的教学内容,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从当前的数学教学目标来看,很多教学内容包括了高中数学教学的内容,而当前随着中职院校的数学课程的不断减少,很多大纲中所需要具备的数学要求和教育目标,难以适应大部分中职院校的学生们,具体的课程定位和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有所偏差。
④数学教学评价问题。部分中职院校的考核评价包括平时的表现和考试两种,在受到部分学生的自身基础差的影响下,考核方式开展时很多学生们产生了抗拒的情绪,甚至部分学生们认为传统的考核评价就是对自己的缺点进行总结。首先是学生们对于做作业很反感,部分学生们的作业都是处于抄袭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按照传统的评分标准,相当多的学生们没有作业成绩。其次,部分学生们的平时测验成绩极差,最后期末考试虽然教师把试题出的十分浅显,但仍然有相对多的学生们的成绩不合格,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为了保证学生们的及格率不得不提分,导致实际的教学和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偏差。
二、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教学中实施协作教学的重要性
1、结合各专业课的特点,为学生们打好基础。依据上述所提出来的中职数学基础课程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的分析,这就使得实际中职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重视基础模块教育,通过实施协作教学的模式让教师之间、数学教师及专业教师之间形成搭档或合作团队开展协作教学,通过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互相补充知识协作完成教学来引导学生们学习基础课程。例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校可以根据数学专业的方向,选择各专业的教师开展共同教学。具体而言就是,以将电力专业结合数学、英语等不同教学方向的教师聚在一起,共同开展相应的教学目标和安排,使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为他们日后的实践工作打下基础。如果在教学中出现问题,教师们也可通过相互合作、讨论,协调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中职数学教学和普通教学有所不同,要具备职业教育特色,体现职业性特色所开展的全方位教学。因此基础模块占了根本地位,而中职学生只有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才能在职业上发挥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