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工商管理
24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 QQ: 3346581880

  1建筑工程施工风险因素分析

  1.1准备工作

  在建筑工程施工作业开展之前,应首先做好准备工作,这对整个工程施工来说至关重要,可以避免准备不足而造成存在安全隐患。在施工作业前,施工现场环境因素可能会对施工过程产生影响,此外供应商材料供应不足、材料质量问题等都会对建筑工程施工作业造成负面影响,导致出现施工中断情况。

  1.2工程变更

  项目工程施工中工程设计可能会出现变更情况,业主原因、资金问题、建筑功能需求等因素都会导致出现工程涉及变成,这对建筑工程施工作业来说影响较大。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工程变更还会对整个施工过程中成本造价、经济效益等造成影响,可能会出现工程延期情况,给承包人造成利益损失[1]。

  1.3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是影响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作业的重要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应确保施工技术的规范性与合理性。在进行实践施工过程中,实际操作可能会与最初设备的施工设计存在差异,这种情况在工序衔接中发生较为普遍。由于发包人可能对一些特殊施工技术工艺存在知识盲区,不了解相关标准规范,导致在具体施工中难以对其进行协调统一管理,给最终验收环节和结算环节带来不便。

  1.4自然因素

  在施工中最难以控制的变式自然因素,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泥石流、地震、暴风雨等自然灾害,这些环境因素可能会给施工过程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且难以对其进行认为控制。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制定详细施工方案,并做好自然灾害预防工作,及时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影响进行识别和预测,以降低恶劣环境及自然因素对整个施工进度的影响。

  2建筑工程施工风险管理对策

  2.1科学控制风险程度

  一方面必须要充分了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法律法规,这是保证工程承包方和发包方双方合法权益得以有效保障的重要依据,也只有熟悉掌握工程项目施工相关的法律法规,才能够确保施工作业过程中能够按章办事,确保参与施工的所有人员都能够主动树立法律意识,从而避免工程纠纷问题的产生。另一方面必须要提前签订好施工合同。对工程项目施工流程进行全面分析,谨慎签订合同,针对合同中存在的条款规定不明确、独立负担较多风险的内容必须要提前问清,双方协商之后进行纠正或改进,对于施工活动中必然存在的风险因素,必须要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双方具体需要承担的.责任,这也是施工前期必须要注意的。科学签订施工合同,对施工合同的具体条款进行修订与完善,可以确保双方之间的权责关系尽可能平衡,有效防止施工风险的产生。

  2.2合理转移风险

  要对风险进行合理转移,首先应当在施工合同中加入相关索赔的内容。由于无法提前预知的风险是始终存在的,风险产生后会对整个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带来较大影响,合同双方都想要尽快转嫁风险。所以在合同履行时,提前约定好各种情况下的索赔规定,吸取借鉴国外工程风险管理的先进经验,不断促进自身风险抵抗能力的提升。当建筑企业主动树立了风险转移意识后,建筑工程业务也需要重视对风险因素的转移与控制。其次能够选择向第三方转移风险的方式,例如说选择工程担保或施工保险,这两种办法的操作流程与规范要求在具体的施工活动中都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但很多施工单位为了降低保险成本的支出而失去了进行第三方风险转移的机会[2]。

  2.3健全风险管理制度

  现阶段国内依旧还有一部分施工单位没有认识到风险管理工作对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性,如何在工程施工管理活动中融入风险管理意识,必须要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首先需要建立系统规范的工程施工风险管理体系,在施工管理活动中尽快转变思想、更新理念,做好风险教育,促进施工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风险意识的提升,提升单位风险管理水平,把风险管理工作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其次需要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积极应用各种现代化的风险管理方法,组建单独的风险管理部门,推动风险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最后是由于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需要尽快建立风险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信息技术来做好数据采集,全面科学的分析风险发生规律并做出更加准确的预测评价,促进风险管理效率的提升。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5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