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思维能力的提高模拟中心的生理驱动型模拟系统带给学生最接近现实的类真实感受,它集人体生理功能性、软件操作便携性及知识体系贯通性于一体,借助计算机软件功能的整合性以及数字模型技术对整个医疗环境包括病人、病情和治疗环境进行全面模拟。我们通过软件设计好病例,模拟各种各样的病理生理改变,将疾病形象逼真的表现在课堂教学中,例如:脾脏破裂失血引起的休克,有机磷中毒,心肌梗死,哮喘,心衰等病例。并针对具体病例通过麦克风发出各种声音,使模拟过程更逼真。一般4~5名实习生为一组,在模拟诊疗中,由教师提供病人的病情并向学生提出有关问题,病人的生命体征都在模拟监护仪屏幕上显示出来,学生通过观察病情,对病人进行详细的检查,做出诊断,开出医嘱和治疗措施。通过模拟治疗,病人病情好转。整个过程学生就像医生在诊治一个真正病人,整个过程生动逼真,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充分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急救能力的提高 教师通过和模拟系统相连的计算机软件设计出比较复杂的病例,同样由教师提供病史,学生以医生的身份快速检查病人、做出诊断、根据病人病情变化争分夺秒组织抢救,如病人发生室颤,立即使用除颤仪进行除颤;心跳呼吸骤停者,立即给予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心肌梗死病人立即吸氧、建立静脉通路、用药等。通过紧张而有序的一系列治疗及抢救措施,病人终于转危为安。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大大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及急救能力,熟练掌握急救仪器的使用,锻炼面对紧急情况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急能力。我院很重视急救技能的培训,把急救知识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结合生理驱动模拟系统,大大提高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评估实习生的临床知识掌握情况及效果为了了解实习生的临床知识掌握情况,我们进行阶段性的考核,结合实习大纲举行实习出科考试。
由于病人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病人往往不愿意接受实习生的诊疗服务,更不用说被用来暴露于众多的学生面前考试了。所以我们充分利用模拟中心进行各项技能考试,综合模拟人可以模拟不同疾病。
可以考核学生如全身体检,问诊、心肺听诊、肠鸣音听诊等;还可根据监护仪上的心电图显示考核对心电图的判断;通过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可对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进行评估,通过考核过程中医患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可以评估一个学生处理病人的综合能力。利用局部模型可考核实习生的外科缝合换药术,腰椎穿刺术,插胃管术、导尿术等技能操作。
我们在考试前根据考试内容制定出考核评分标准,请专科老师来监考并且录制出整个考核过程,便于在考后作出点评,使学生在考试后又学到新的知识,不仅印象深刻,而且掌握牢固。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我们对实习效果进行评估,针对不足的地方再加强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医疗服务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临床教学的特点迫使临床教育转向少干扰甚至不干扰正常医疗秩序的教学方法上来,对教育技术和新的教学模式的需求在快速增加,模拟医学教育技术也将迅猛发展起来。模拟医学以它完备的功能、人性化的使用方式、时间上的方便性、使用上的可调节性和可重复性、允许出错但对病人无任何风险 等优势为多方面、多层次的教学提供了最大的帮助。模拟医学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紧密结合,能作到直观易懂,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实习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和临床综合诊断思维能力,激发了实习生的学习热情和潜力,使他们能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从而较快地掌握临床诊疗实践规律,还有利于学生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养成,全面提高了综合素质,有效减少了医疗事故和纠纷,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