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医学
2 页 客服微信号: bylw8com 客服QQ:3346581880

谈模拟医学教育技术在地市级医院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介绍了模拟医学教育技术在引导医学生进入临床角色,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评估实习生的临床知识掌握情况等方面的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谈模拟医学教育技术在地市级医院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模拟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应用

  随着病人意识的普遍增强,让病人充当医学生的教材也变得越来越困难?。管理部门为了避免医疗纠纷,缓解医患关系紧张而大量限制实习医护人员的临床操作,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习教学质量。临床实习是培养提高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的阶段,对毕业后的工作能力有重要的影响。模拟医学可以提供局部功能模型及综合模拟系统,保证实习医护人员的模拟临床操作,为多方面、多层次的教学提供帮助。我院是市级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模拟医学教育中心有模拟教学设备18种,并且配备了数码摄像机、投影仪、教学光盘等现代教学媒体,可以全方位地进行临床各项操作技能的教学和培训考核。我们充分利用这些模拟教学设备对实习及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教学和考核,并根据实习教学大纲要求,对实习生进行教学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对2004年~2005年度在我院实习的169名实习生问卷调查显示,92%的实习生对此教学方法表示满意和比较满意。

  引导医学生进入临床角色.

  进行“模拟诊疗”训练对于即将进入临床接触病人的实习医生来说,实习是从学校走向社会、把理论应用到实践的过程,是一个角色转换的过程,此时的心理是既兴奋又紧张。为了让实习生更好地进入临床角色,模拟教育技术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对实习生先进行“模拟诊疗”训练。其具体操作方法是:让学生进入模拟病房,带教老师利用模拟中心的“病人”,向学生提供病情并利用麦克风代替病人说话,学生则以临床医生的身份诊疗病人,学习如何对新收入院的病人进行体格检查、病史采集以及当病人提出问题或拒绝实习生为其诊疗时应如何面对并解决。一般一个模拟病人(老师)面对多个医生(见习同学),就可模拟病人进行诊疗活动的角色扮演,诊疗完毕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指出诊疗操作中的正确与不足之处,以及这种教学方法的成功与缺陷之处,帮助学生培养临床思维、基本操作技能以及人际沟通能力。

  为学生顺利进入临床打下基础,消除紧张情绪。我们利用录像机将这一训练过程全部录下来,训练结束后放给学生看,不仅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临床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按实习大纲的要求对实习生进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及培训,如注射术、无菌技术、外科缝合术、氧气吸人术等。模拟中心有专门训练这些技能的模型,可重复操作。教师根据情况安排每周两至三次的操作技能训练,具体方法是:教师把配置好的各种操作教学光盘、录像带放给学生看,结合教师在模型上的示教指导,让学生练习,每人练习完一遍,教师指出不足之处,学生可重复训练直到熟练为止。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后,实习生进入临床,对病人进行临床操作时就能心中有数,坦然面对,从而取得病人的初步信任。这对实习生今后的工作是极大的鼓励和促进。

  培养良好的临床诊疗习惯和良好的医德医风在模拟临床的操作或诊疗过程中,教师很注意培养医学生良好的诊疗习惯,比如严格“三查七对”

  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临床易出现的不良的诊疗习惯,如无菌操作时不戴口罩、不对床号姓名、不看消毒日期等等。在模拟培训或考核过程中,教师可设置一些易出现的错误,如在无菌包上注明日期为过期,或指定的模拟病人床号与姓名不符等,结果很多实习生不能察觉。在考核或培训后,由教师当面指出或放录像,当同学看到录像上自己错误的习惯和冷漠的'态度时,感到很惭愧,便对这些情况印象非常深刻。教师要言传身教,对待模拟病人和真正的病人一样态度和蔼,动作轻柔,关心体贴病人,对病人高度负责,培养实习生良好的医德医风。

  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6-2025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05682号

联系邮箱:Lw54@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