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古代神话
神话产生于人类远古时代。
作为民间文学的源头之一,有力的证明了劳动人民从来就是精神文明的创造者,也揭示了民间文学从一开始就与人民的生活和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
神话的本质是: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神话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神话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是远古时代的人民所创造的反映自然界、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形态的具有高度幻想性的故事。
神话的产生和原始人类为了自身生存而进行的同大自然的斗争结合在一起。
当时生产根据简陋,变幻莫测的自然力对人类形成严重的威胁,与此同时,原始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处于极为幼稚的阶段。
举凡日月的运行、昼夜的变化、水旱灾害的产生,生老病死等,都使他们迷惑、惊奇和恐慌。
诸如此类的自然现象,都和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于是便以自身为依据,想象天地万物都和人一样,有着生命、意志的;对于自然现象的过程和因果关系,也加以人间形式的假设和幻想,并以为自然界的一切都受有灵感的神的主宰。
在这种思想支配下,所有的自然物和自然力都被神化了。
原始人不想屈服,与大自然展开了不懈的斗争,一心渴望认识自然、征服自然,减轻劳动,保障生活。
他们把这一意志和愿望通过不自觉的想象化为具体的形象和生动的情节,于是便有了神话的产生。
由此可见,神话是原始人在那极为困难的条件下,企图认识自然、控制自然的一种精神活动。
二、唐代的文学造诣
文学上唐代的成就可以说是颇大,特别是唐诗,“诗莫盛于唐”,在我国文学史上地位极高。
“近体诗(律诗)和古文(散文)是代表唐朝文学的主要文体,由此破坏了或者派生了其他若干文体,影响后代文学至为巨大。
刘勰《文心雕龙》说,六朝以前各种文体无不溯源于六经。
照这样说,两宋以下至语体文流行的一千年间,各种文体的渊源,应该是唐朝。
唐文学所以如此重要,只是因为它吸收南朝文学的英华,并创造出融合南北的新境界”。
文学上唐朝贡献远不止此。
长安,当时唐王朝的首都,也是各国文化交流中心。
大量的外国人慕名前来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礼仪。
“唐朝境内的文化交流活动,遍及于广州、扬州、洛阳等主要都会,而以长安最为集中、最为繁盛。
”我国历史上对外交流的王朝不多,仅限于几个王朝,更多的是各个强国之间的交流或与单于等偏远地区的交流,至于和外国的交流则是凤毛麟角。
唐王朝在此方面做得非常到位。
“在唐朝统治的万花筒般的三个世纪中,几乎亚洲的每个国家都有人曾经进入过唐朝这片神奇的土地。
这些人是怀着不同的目的到唐朝来的:他们中有些是出于猎奇,有些是心怀野心,有些是为了经商谋利,而有些则是由于迫不得已”。
由此看来,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史的唐代的文化氛围略带洋气又充满着乡土气息。
史学上唐朝也有一定建树。
二十四史中,唐人编纂的就多达八部,包括《晋书》、《北齐书》、《南史》等。
另外,我国第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史通》也出现在唐代。
《史通》一共20卷,分内篇和外篇两类,主要对史书的内容编纂方法等几方面进行全面的剖析。
该书对我国古代史的研究具有重大贡献,主要体现在对史书的评判,对中国古代史的总结以及提出史家三长论等几方面。
另外,虽然《史通》影响颇大,但其人未能跳出封建的圈子,思想方面仍存在一定偏差,比如对封建思想的肯定以及对农民起义的批评诬蔑等。
《通典》,我国史上第一部典制体史书,也是在唐代是编纂出来。
三、魏晋玄学
对文学和艺术有直接影响的是崇尚自然的一派,言不尽意的一派和得意忘言的一派。
玄学在魏晋时期已经取代两汉经学思潮成为思想主流。